对电动车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考驾驶证,还要为车辆办理牌照、行驶证、购买保险、佩戴3C认证的头盔、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合法上路行驶。上了牌照交了保险的电动车就属于机动车,需要在机动车道上靠右侧行驶,本以为这样就可以无忧无虑驾驶电动车了,再也不怕交警查车了,因为证件齐全,然而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随之而来的烦心事让拥有合法手续的电动车使用者感到气愤,看看西安的真实情况你就知道原因了。
2019年4月15日电动车新国标出台,在这之前生产的电动车被定义为非标车或超标车,给予上临时牌照延长三年过渡使用期。早在2022年6月30日西安的超标电动车过渡期已到期,但到期后西安又延长了3年超标车的过渡使用期。2025年6月30日后西安禁止超标车继续上路。其实早在这之前,西安大部分超标车已经淘汰,几乎所有的电动轻便摩托车都挂上了机动车蓝牌,电动摩托车挂上了机动车黄牌,驾驶者都已经考了驾照。
虽然为了合法驾驶电动车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下列一系列问题都在等着你,无论你身在哪个城市,下面的每一条都值得你关注和铭记。
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电动车有3种,48V是电动自行车,不需要驾驶证,应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60V是电动轻便摩托车,时速25~50公里,72V及以上是电动摩托车,时速在50公里以上。
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都应该在机动车道上靠右侧行驶,需要左转弯的时候,也应该像汽车一样提前变道到左转车道上。两种车型如果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就属于违章了。
因为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交警在实际执法当中初次一般会给予警告,若多次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才会被处罚,但具体情况因地区而异而有所不同。
驾照是C1D的驾车要小心: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拥有C1驾照是不能驾驶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因为与准驾车型不符,如果想合法驾驶那么只能增驾摩托车D证。
D证是摩托车驾驶证的最高等级,可以驾驶电动三轮车,燃油三轮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 C1驾驶证增驾成功以后,原C1驾驶证与摩托车D证合并为C1D,可以驾驶多达十四种车型。
但驾驶电动车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电动车违章扣分是和汽车共享的12分,如果驾驶电动车不注意马马虎虎,那么与汽车共享的12分很容易就被扣光。所以,再此提醒拥有C1D驾驶证的朋友,驾驶电动车要和汽车一样遵守交通规则。
违章是会拍照罚款的:以下驾驶电动车的行为都属于违规,比如闯红灯、逆行、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如果被拍到都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除了上述行为还要关注限号,有的地区要求机动车要限号出行,每日限行两个车牌(含临时)尾号的机动车,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车牌最后一位数字为准。比如星期一限行1和6,星期二限行2和7,星期三限行3和8,星期四限行4和9,星期五限行5和0。其余号码在相应工作日属于限行号码,不可通行。
最重要的事就是停车违章这件事情容易被忽略,在西安的朋友向我反映,已经有不少朋友吃到罚单了。以下行为都属于违停:
未在规定区域停放:在城市主干道、医院、商场、银行门口一般都有规定的电动车停车位,应该将被定义为机动车的电动车停在相应的车位里。未按规定停放就属于违停,被交警看见电动车可能会被贴罚单。
占用停车泊位:无牌、报废的电动摩托车占用停车泊位停放,会被视为违停。
妨碍通行:将电动车停在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的位置,属于违停。另外即使在允许停车的位置,如果未按规定方向停放或超出停车线停放,妨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属于违停。
堵塞消防通道:停放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位置,阻碍消防救援和人员疏散,违反消防安全相关规定,是明确的违停行为。
违反小区管理规定:在住宅小区内,未按规定停放在指定区域,而是停放在公共门厅、楼梯间、地下汽车停车位等禁止停放的区域,或者携带电动摩托车进入电梯轿厢,属于违停。
除了人为因素,还有一项颠覆你的认知那就是停车收费的问。
电动车上了牌照、办理行驶证、考了驾照、购买保险、购买合格的头盔并正确佩戴,这样骑着电动车去上班你以为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如果你驾驶电动车在繁华的办公楼里上班,电动车停在车位里一天需要交几十元的停车费,如果不停在车位里就属于违停,在西安会面临100元的处罚,其他地方可能更高。我发自内心的感慨,骑个电动车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总结
电动车上了牌照,便于交警更好地管理车辆,因为一旦违规被拍到通过牌照就能快速准确识别出车主的身份信息,车主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车主首先会主动遵守交通规则,这样对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保持交通良好有序地运行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对于电动车的违停、限行、以及停车收费等老百姓认为“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去解决问题,不要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