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安徽事故炒的沸沸扬扬,一直没发言,毕竟是一场重大交通事故,背后又是几个家庭的悲剧,但看了几天发现,事情逐渐离谱化。
那我也就说两句,如有不对可以一起讨论。
先说疯狂自嗨的部分自媒体,吃着人血馒头,满口仁义道德,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编完后又说平台限流,小米公关真厉害,是真傻还是装傻。
第一,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本身,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
第二,涉及人员死亡3人以上就属于重大交通事故,交管部门立案后,通过现场勘查、证据收集、分析事故原因后才会下结论,一个个都等不急,深怕错过这泼天的毒流量,假模假式的质疑车辆安全,我想说不要在真空状态下讨论安全问题。
媒体人的基本素养,真实报道,客观公正,深入调查,快速反应,你们没有事实,只知道快速反应,更没有新闻采访权,平台不限流你们,那才是离谱。
再有在社交媒体发布,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后,睡觉、看电影的视频,平台除了下架外,也要通知有关部门进行追责处罚,煞煞这些不正之风。
其次,对于这场悲剧我很同情,但对于目前所有做法不认同。
在警方结论未出前,遇难驾驶者的家属们,纷纷将矛头直指向小米汽车,逼迫雷军就此次重大交通事故负责,虽然说诉求并非赔偿,而是“厘清真相”,但是真相是在警方这里,小米汽车在事故调查清楚前,都没法接触到事故车辆。
驾驶员要对驾驶负责,包括乘坐车辆的人,遇难驾驶者的家属们,急于将锅甩出去,不得不怀疑这是在转移内部矛盾。
目前的辅助驾驶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无法完全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和紧急情况,特别是在夜晚和视线不佳,天气恶劣等复杂的环境,因此驾驶员必须持续监控车辆的行驶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最后说说,小米汽车和雷军,新能源车开启辅助驾驶出事故的事情屡见不鲜,每次事故后,车企提供的数据细致到分毫,就算这些数据极度真实,但车企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冲突,面对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有关机构是否也要建立起“裁判机构”,来去验证每次事故后的数据。
就像李想(理想COE)说的,媒体和行业要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称,别玩L2+和L2.9的文字游戏,增加误导用户的风险,上到车企CEO到下到销售顾问,时刻要叮嘱自己的用户,现阶段智驾只是辅助驾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至于雷军,他的态度和对于这件事处理的态度,关乎整个汽车行业,如果警方结论与小米汽车本身产品有关,毁灭的只是小米汽车,如果没有关系,认定为驾驶员操作不当,雷军还选择高额赔付,安慰遇难者家属,树立自己的形象,结果是整个汽车行业倒退,还要车辆保险是干嘛。
人道主义补偿是要有的,骂名也是要背负的,这两点雷军别想尽善尽美。
开车本身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很多人缺乏对交通安全敬畏心,我们能做的就是像国家宣传反诈一样,不停的提醒身边开车出行的家人,安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