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2024年04月18日23:55:15 汽车 1800

未来2年,将是纯电车型的爆发期。

对此,再不情愿也没用,趋势已经形成。看看车企的新车结构就知,纯电/增程已然成为“万千宠爱”,开始大行其道。毕竟,车企只出纯电车,纯电车不发展起来也不行,不是吗?

然而,市场热了,人就得冷下来。

因为纯电汽车技术的更迭太快,有人预测,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需要提前做好防范。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第一个风险是,前沿的电车,转眼成为过时产品

这跟油车时代大不相同,一个2.0T加上60L油箱,百年之间,油车横竖就这么点东西。

比方说,买了雅阁,5年后也是个老雅阁,稳压思域一头。电车更像数码产品,就像小米手机,过两年,性能不如红米

因为在电车上,前沿技术的“花期”实在短暂。

像高阶智驾,去年问界的一出来傲视群雄,但今年就不威风了,大疆把同样的技术装到8万的车子上。

譬如电池,去年麒麟电池一出来独领风头,续航突破700公里,这还是顶配专享的豪华。

然而今年也不威风了,小米、阿维塔,20多万的车,起步就是700公里了。

这也只是眼下,马上,蔚来、昊铂150度的固态电池也来了,标准将再次提升至1000公里。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同样的,今年不少车企扣扣嗖嗖,只给了400V平台,明年800V将要普及。

要知道这还不是全部,看看车企们已经公布的新技术。

领克的数字底盘、比亚迪璇玑智能架构与天眼智驾、奇瑞矢量四电机。

总的来说,这些新技术涉及到一台车方方面面,这两年要遍地开花,成为基础配置。

说白了,这也是市场太卷,不给力一点,根本没法出头。

车企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好歹赚足市场与口碑。

而每一次技术更新,就必然有一批老车子成为落伍产品,只是这个速度,未免太扎心。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第二个风险是,贬值率会快速下降

纯电汽车贬值率本来乏善可陈,这两年,更糟。

先别说二手,来看看一手。

腾势N7为例,这款车去年7月上市,由于对自己的实力估计错误,市场惨淡,一个月也就200来台,短短9个月就完成改款,并将价格下调6.2万,相当于打了79折。

而且,可别忘了新车还有技术升级。

此时,老车主的心情,已经不忍想象。电车的贬值率现状,可见一斑。

统计数据也见证这种惨淡。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根据中汽协的报告,今年2月,纯电车型的3年保值率为54.8%。到了3月,就掉到52.5%

这还是宏观数字,具体到车型,可能更低。

譬如,紧凑与小型SUV向来是贬值率的重灾区,实际低于50%也不意外。

或者是400V、800V的车子,前者由于技术落后,将来贬值率也会掉的更快。

当前的一台电车远远不是“完全体”,随着价格战的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车的贬值率都不会有什么起色。

而在电车还未趋于成熟之际,未来两年要入手,这个亏可以说是吃定了。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第三个风险是,维修费用光速上升

关于油电之争,养车经济性是绕不开的话题,电车总是取得压倒胜利。

但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以能耗、保养等费用而论,电车的确技高一筹。

然而,一旦发生损坏,电车的维修成本又变得岌岌可危。

就拿中控屏来说,如今已经发展到15寸、16寸,车企还把实体按键取消了,许多功能都集成在屏幕上,让你不修不行,坏了换一个,就要4千左右。

再如智驾使用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就有30多个,像下面这位小鹏车主,换一个原厂激光雷达就花了8916元。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不要说还有电吸门、电动天窗、冰箱、彩电、按摩座椅...

只能说,这些配置用起来很爽,但是修起来也真让人头大。

同时,在汽车制造工艺上,也由特斯拉带起了一体化压铸的风潮。

以至于现如今,但凡有点档次的车子,没有不是一体化冲压的。

甚至车企还在争相攀比“吨位”,像华为是9000吨,小米是9100吨,小鹏愣是给干到12000吨。

这个工艺会增加维修成本呢?

说白了,一体化压铸,就是车企为了省成本。

譬如有300-400个零件,一个一个制作很麻烦,先简化成2个大部件,然后用冲压机一下子就给压出来,嘎嘎快,10小时就造一台Model Y,成本降低40%。直接促使特斯拉成为利润最高的车企。这让哪个车企看了能不迷糊?

这个技术给车企省了成本,代价却要车主承担。

一个地方坏了,连带整个铸件都要更换。不妨说,相当于一次就要修300多零件,成本不是增加一星半点。

譬如有Model Y的车主,28万的车子,车屁股撞坏了,维保估价要20万。

未来2年,买“纯电”或将面临3个风险,不是胡说,趋势很明显了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纯电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无可置疑的趋势,不然车企也不会那么使劲更新技术。

当前趋势来看,只需三五年,电车可能就会走向成熟。

但是在这将成熟还未成熟的未来几年里,一台电车带来的边际风险也最大。

如果你不是土豪想要一个大玩具,还是选择混动或油车过渡一下,等技术成熟了再考虑电车。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一口价8.99万,全系1.5T,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奇瑞风云A8值吗? - 天天要闻

一口价8.99万,全系1.5T,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奇瑞风云A8值吗?

现在买车,新能源车型越来越火,挑得人眼花缭乱。如果说对纯电车型还有顾虑,那么混动车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要说15万左右想买辆家用混动轿车,那么奇瑞风云A8值得重点关注。今天苏荷就跟大家聊聊这款具备不错性价比的国产混动家轿。先聊聊价格,2025
10万级家轿终极对决:荣威纯电D6以科技与成本优势完胜朗逸 - 天天要闻

10万级家轿终极对决:荣威纯电D6以科技与成本优势完胜朗逸

在10万级家轿市场中,大众朗逸长期占据燃油车销量榜首,但新能源技术的崛起正悄然改写竞争规则。荣威纯电D6以“油电同价”策略横空出世,凭借颠覆性定价、超低使用成本及尖端技术配置,向传统燃油车发起全面挑战。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用户最关注的空间、安全、续航、智能化等维度,解析荣威纯电D6如何以全场景实力实现对朗...
vivo Y300 GT:7620mAh蓝海电池+天玑8400满血版 - 天天要闻

vivo Y300 GT:7620mAh蓝海电池+天玑8400满血版

vivo Y300GT作为vivo定位中端市场的机型,凭借超长续航、旗舰性能和磐石抗摔多项越级配置为核心卖点和1899元起的亲民定价,成为千元机市场的“全能战士”。 亮点功能率先介绍,vivo Y300 GT 搭载了 vivo 史上容量最大的 7620mAh 蓝海电池,采用第三代硅碳负极技术,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轻薄与大电池的兼顾。重度使用...
户外LED大屏新标杆!强力巨彩谷亚万境VK系列实力登场 - 天天要闻

户外LED大屏新标杆!强力巨彩谷亚万境VK系列实力登场

当前,户外传媒行业不断变革,户外LED大屏逐渐成为城市视觉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LED显示行业的领航企业,强力巨彩旗下谷亚万境VK系列产品,不仅为行业带来技术突破,更开启了户外显示场景应用的崭新想象空间。技术创新构建户外显示新基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静态广告牌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传播需求。L...
领克Z20调整限时购车权益 - 天天要闻

领克Z20调整限时购车权益

近日,领克汽车针对旗下Z20车型推出限时购车政策。根据官方信息,在2025年5月12日至5月31日期间完成车辆大定锁单及提车流程的消费者,可享受特定购车权益。该车型定位为紧凑型SUV,目前共有3个配置版本在售,官方指导价区间设定为13.59
奥迪A4L,7.1万公里一手车,德系品质能否再战江湖? - 天天要闻

奥迪A4L,7.1万公里一手车,德系品质能否再战江湖?

奥迪A4L是奥迪品牌下的一个重要车型,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2年,当时的第一代车型被称为80而非A4L。自1994年引入中国市场以来,A4L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每一代都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升级。
人气爆棚,长城智慧工厂马拉松以爱出圈 - 天天要闻

人气爆棚,长城智慧工厂马拉松以爱出圈

5月11日,以“陪妈妈跑”为主题的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燃情开跑,吸引了银发跑者、国际跑者、时尚奶奶团、辣妈潮爸、宝贝团们等诸多国内外选手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