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2024年01月19日16:45:18 汽车 1773

“路上遇见大货车,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尤其在高速路上,乘用车追尾大货车事故往往死伤惨重。根据事故调研数据,乘用车追尾大货车事故中,造成乘员伤害最大为死亡的案例占63.3%,造成乘员最大伤害为严重受伤的案例占21.1%。同时,这类事故的特性不仅体现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上,更在于其伤害的无差性:无论是轿车还是SUV,无论是百万豪车还是新势力,遇到类似事故场景,都很难保护乘员安全。

高速追尾大货车事故的高危性,还在于其极低的安全速度上限。相关调查表明,乘用车在时速100km/h下发生正面碰撞,只要满足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打开的条件,驾驶者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当乘用车追尾大货车、钻入前车车底时,即使碰撞速度在40km/h也难免九死一生。

这种情况下,乘用车自身的安全性能,似乎难以在事故中发挥保障作用。那么造成乘用车追尾大货车事故高危性的原因是什么?是乘用车不够硬吗?是否还有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为什么高速钻卡的事故都很严重?

通常来说,发生高速钻卡伤亡事故时,最先被“讨伐”的往往是乘用车的车企,认为其对乘员安全的保护力度不够强。那么从乘用车的角度来看,高速钻卡事故的严重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第一,是事故发生时的撞击能量和撞击角度。其中,钻卡速度和整车质量决定了钻卡碰撞的撞击能量,即E=1/2m*v²,碰撞能量与速度的平方正相关,速度越高,撞击能量越会急剧增加。

当碰撞冲击载荷大于后护栏防护强度时,就只能完全靠自车刚度来保证安全性。而在撞击角度上,根据偏置率/重叠率的不同,可以简要区分为单边撞击和双侧撞击,由于撞击发生时,双侧A柱的承载远大于单侧A柱承载,因此单侧撞击往往会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第二,是乘用车自身的设计特性,会直接影响碰撞时的安全。在事故中对车内乘员起重要保护作用的AB柱,其整体强度是由结构断面、材料厚度与强度共同决定的。但由于A柱与驾驶员视野盲区直接相关,国家对A柱障碍角有强制标准规定,同时受到焊接厚度等工艺水平限制,A柱的截面、材料厚度有限,导致其成为白车身中强度较薄弱的一环,即使采用超高强度热成型钢,面对高速钻卡也难免九死一生。如果撞击点在白车身结构强度较高或缓冲吸能的设计区域,事故严重性将明显下降。但影响钻卡撞击点的位置的最大因素,并非乘用车的车身设计,而是事故中撞击卡车的类型。如果是中型卡车或轻卡,撞击点一般在防撞梁和上纵梁、前纵梁等车身关键的传力结构,车身结构会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气囊可以及时点爆,保护乘员安全。但如果是重型卡车,若不幸遇到的卡车没有后护栏,将直接错开防撞梁、纵梁等关键传力路径,直接撞击上A柱,大大降低车辆的安全防护效果,且安全气囊会更难以起爆,对车内乘员安全的威胁性大增。

那么,有没有办法尽量避开A柱,更大程度地发挥车辆的安全防护性能呢?答案是有的,但不在于后方的乘用车,而是前方的卡车——其尾部的后护栏设计,或者我们通常称为的后防撞梁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这个卡车后部像围栏一样的设计,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卡车尾部存在合理的后护栏结构设计,能确保在发生碰撞时,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就能有效阻止车辆钻入卡车底部,从源头上阻止“钻卡”的发生;同时,后方车辆追尾时,在有效防止轿车钻入的同时产生相对较大减速度,便于气囊正常起爆,更好地保护乘员。

这样来看,后护栏结构对于降低事故伤害的重要性非常大,但其能够起作用也具备一定的条件前提。首先,合理的后护栏离地高度对事故后的安全性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后护栏离地高于500mm时,将大幅削弱对于钻卡的防护能力。其次,合理的后护栏前后位置也会对实际防护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轻卡、中型卡车和重卡的离地高度差异很大,比如重卡的离地高度通常在1.2m-1.5m之间,这种卡车的后护栏如果安装位置离尾部较远,基本上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如果后方是轿车追尾,将直接撞击A柱甚至钻入车底,使车前部发生较大的变形,乘员生存空间锐减的同时,会导致安全气囊很难起爆。若后护栏能尽可能位于卡车尾部,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使后方车辆速度较高,后护栏对于后方车辆的侵入帮助不大,也能适当减缓碰撞程度,从而尽可能降低事故风险。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第二,在“撞到后护栏”后,考验的是后护栏的防护能力。一方面,后护栏的结构设计,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抵抗发生碰撞时的外部冲击力;另一方面,后护栏的连接与固定方式对钻卡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连接与固定方式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后护栏松动或脱落,从而影响其防护作用和稳定性。

综合以上分析,影响高速钻卡事故严重性的主要因素,除了乘用车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卡车的防护设计至关重要,其中以后护栏结构最为“立竿见影”。对此,国家在2017年发布的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中提出了明确标准:

第一,在车辆空载状态下,车辆在其全部宽度范围内的后下部防护的下边缘离地高度不大于500mm;

第二,后下部防护应尽可能位于常近车辆后部的位置。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的后下部防护应位于车辆最后端;

第三,后下部防护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并且后下部防护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如果车辆有两个以上的后轴,应以最宽的后轴为淮。当装置属于车体或车体同时也是装置的一部分时,如果车体超出后轴宽度,则允许后下部防护超出后轴宽度。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标准是非常明确的,然而事实上,由于安全意识的缺失和管理上的不够严格,仍然有大批卡车存在问题,比如后护栏断裂或安装不牢固,安装位置太深或太高等。根据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的数据统计,安装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占比58.6%;后下部防护装置最低点离地距离符合国家标准(不超过500mm)的卡车仅占41.5%。

如何降低高速钻卡的危险性?

从技术层面分析高速钻卡事故后,会发现这不仅是乘用车产品设计的问题,更涉及到卡车的安全标准以及行业的监管。具体来讲,怎样才能减少高速钻卡事故的伤亡损失?

第一,是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事故数据表明,70%以上的钻卡事故发生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反光标识和清晰标识,提高卡车在低光照环境下的可见性,将是预防事故的重要一环。同时,合理的车距和安全驾驶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倡导安全驾驶,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维护良好的车距,将有力减少高速钻卡事故的发生率。


首尾变形稿件2:高速追尾大货车,安全不能只靠“自身硬” - 天天要闻

第二,是降低事故发生时的严重性。优化后护栏设计,改进后护栏刚度、位置以及离地高度,对降低车辆“钻卡”概率及伤亡率至关重要。靠近车辆尾部、离地高度不超过500mm、足够强度的后护栏设计将更有效地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对此,欧盟美国的法规要求更为严格,欧盟于1983年颁布载货汽车后下部保护装置的规定ECE R58号法规,对后防护装置强度及安装位置做出了强制规定:两点加载作用力100kN(50%车辆最大总质量),三点加载作用力50kN(25%车辆最大总质量),后部与车辆最后端之间水平距离的减少不超过400mm。美国于1998年颁布联邦机动车法规FMVSS 223《后碰撞防护装置》和FMVSS 224《后碰撞保护》,对防护装置受力变形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防护装置在50kN试验力作用下,受力变形不能超过125mm。但即便是法规要求最高的美国,面对56公里每小时的30%的偏置碰撞,后防护装置依然失效。

综合对高速追尾大货车事故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保障乘员生命安全不能只靠提高乘用车的性能上限。即便配置再多的安全气囊、采用再坚固的车身材料,面对不符合标准、没有后部防护的大货车,也难以完全规避事故风险。确保安全不仅仅是乘用车“自身硬”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系统性、协同性解决的工程,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提升卡车安全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更多出行者的生命安全。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19.58万买L3级算力!小鹏G7上市截胡小米YU7潜在用户 - 天天要闻

19.58万买L3级算力!小鹏G7上市截胡小米YU7潜在用户

7月3日,小鹏汽车旗下全新AI智能家用SUV——小鹏G7正式上市。这款新车以其出色的配置、亲民的价格,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有望在中型纯电SUV市场掀起一阵热潮。高端配置,打造智能出行新体验小鹏G7在配置方面可谓诚意满满,展现出了诸多领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19.58万元起售 - 天天要闻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19.58万元起售

2025年7月3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新车共推出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三个版本,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上市即刻可以交付。小鹏G7带来了无忧礼、交付礼、置换礼、复购礼等多重上市权益,在7月31日24点前下订,可获得价值8000元Nappa真
你看!他们宁愿给买YU7的承担5千,也不愿给想买自己车的优惠5千 - 天天要闻

你看!他们宁愿给买YU7的承担5千,也不愿给想买自己车的优惠5千

最近几天时间,小米YU7的上市,以及18小时24.8万辆的锁单,可以说给行业内很多车企结结实实上了一课,说什么电动车行业是红海市场,还早呢!而小米YU7从几个月之前,就已经不断释放各种信息了,给了竞争对手们足够的准备时间,但是当小米YU7上市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除了雷军频繁致敬和追赶的特斯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零跑汽车6月销量飙升138% 上半年累计交付突破22万台 - 天天要闻

零跑汽车6月销量飙升138% 上半年累计交付突破22万台

零跑汽车6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全新B01轿车开启预售7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了最新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6月份该品牌全系车型交付量达到48006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138%,刷新了品牌单月销量纪录。今年1-6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
2022年上牌坦克300,3万公里,硬汉越野梦轻松圆 - 天天要闻

2022年上牌坦克300,3万公里,硬汉越野梦轻松圆

坦克300城市版在2021年6月18日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0.00万-23.00万元。该车作为坦克300系列的衍生车型,采用了更加偏向城市化的设计风格,进一步丰富了坦克300家族的产品线。今天要说的这辆坦克300 2021
19.58万元起,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何小鹏:首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雷军此前预祝发布成功 - 天天要闻

19.58万元起,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何小鹏:首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雷军此前预祝发布成功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程鹏,裴健如7月3日,小鹏汽车全新车型——小鹏G7迎来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相较此前23.58万元的预售价进一步下探。 小鹏G7长宽高分别为4892*1925*1655mm,轴距2890mm,定位中型SUV,提供多达六种外观配色以及四种内饰配色。 7月3日晚,@小鹏汽车.
几个W拿下行政级座驾?21年奔驰E级,体验豪华舒适! - 天天要闻

几个W拿下行政级座驾?21年奔驰E级,体验豪华舒适!

奔驰E级作为德国戴姆勒集团旗下品牌梅赛德斯-奔驰推出的一款豪华轿车,自1993年正式亮相以来,便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雅的设计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其前身——第一代奔驰E级(W201系列)可追溯至1982年,而今奔驰E级已发展至第十代。
15万多拿下奥迪A5,圆你优雅轿跑梦,告别平庸! - 天天要闻

15万多拿下奥迪A5,圆你优雅轿跑梦,告别平庸!

奥迪A5系列车型自2007年首次亮相以来,一直是奥迪品牌中极具艺术魅力的代表作。这款车型的设计灵感源自Avus Quattro和Bolero概念车,经过多位设计师的精心打造,最终呈现出了这一集动感与优雅于一身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