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花十四万买了辆二手车,本以为捡了个便宜。
谁知道开了几天就发现不对劲,这车怎么这么重?停车的时候感觉像是装了一车砖头。
更奇怪的是,后备箱总感觉比别的同款车小一圈。
直到那天他仔细检查后备箱,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夹层,里面的东西让他当场愣住了。
01
张明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买车。
三十岁的年纪,在这个城市漂了八年。
从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混成了还算靠谱的IT工程师。
每个月工资一万二,除去房租水电和生活费,能存下来的也就五六千。
这些年攒的钱,除了给老家父母寄一些,剩下的都存在银行里。
总共也就二十来万,在这个城市连首付都不够。
张明住在五环外的一个老小区里,一室一厅,月租三千五。
小区楼下就是地铁站,上班倒是方便。
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八点半到公司,通勤时间刚好一个小时。
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张明已经习以为常。
公司最近接了个新项目,是给一家连锁企业做系统集成。
这家企业在市区有七个办公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项目要求技术人员经常往返各个办公点,进行现场调试和维护。
老板在项目启动会上说:“这个项目周期六个月,大家要做好跑腿的准备。”
张明被指定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意味着他要跑得最勤。
第一个星期,张明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办公点。
从公司到最远的那个点,光是地铁就要换三次线,单程一个半小时。
一天下来,光在路上就要花四五个小时。
累得够呛不说,效率也特别低。
老板看不下去了,找张明谈话。
“小张,你考虑买辆车吧,这样跑业务方便点。”
“车补公司可以报销一部分,你自己承担一部分。”
“这个项目如果做好了,年底奖金肯定少不了你的。”
张明心动了,但也有顾虑。
买车容易养车难,每个月的油费、保险费、停车费加起来也不少。
而且他还没有驾照。
老板看出了他的顾虑:“驾照的事好办,公司可以给你调整一下工作安排。”
“你先去考驾照,这期间其他同事帮你顶着。”
“至于养车的费用,项目期间公司承担大部分。”
这样的条件已经很优厚了,张明没理由拒绝。
当天下午他就去驾校报了名。
花了一个半月时间,总算拿到了驾照。
老板很满意,立刻安排张明重新接手项目。
“现在该考虑买车的事了。”老板提醒道。
张明算了算自己的积蓄,勉强够买辆代步车。
新车肯定买不起,二手车市场成了唯一的选择。
周末的时候,他跟着同事老王去了趟二手车市场。
老王四十出头,在公司干了十年,算是老资格了。
买过三辆二手车,对这个市场门儿清。
“买二手车就像找对象,得看眼缘,更得看品格。”老王一边走一边传授经验。
“外表漂亮的不一定好,关键要看内在。”
“发动机就是心脏,变速箱就是大脑,这两样有问题就麻烦了。”
张明认真听着,虽然他连女朋友都还没找到。
二手车市场比想象中大,各种品牌各种车型应有尽有。
新一点的车价格超预算,旧一点的车况又让人担心。
销售员们个个都是人精,嘴皮子溜得很。
“帅哥,看看这辆奥迪A4,才跑了五万公里,保证没出过事故。”
“这辆本田雅阁怎么样?省油耐开,买了绝对不后悔。”
“大众朗逸了解一下?德系品质,价格实惠。”
老王提醒张明不要被销售员忽悠。
“他们说什么你都别全信,自己要会看。”
转了一上午,看了七八辆车。
要么价格超预算,要么车况太差,要么手续有问题。
老王建议先回去,改天再来看看。
“买车不能急,慢慢挑总能找到合适的。”
张明有些失望,本来以为很快就能买到车。
看来这事比想象中复杂。
02
第二天上午,张明正在公司写代码,老王突然走过来。
“张明,有个朋友要卖车,你有兴趣吗?”
张明立刻来了精神:“什么车?”
“大众帕萨特,2018年的,跑了六万公里。”
“价格呢?”
“十四万,比市场价便宜一万多。”
张明心动了,这个价格正好在他的预算范围内。
“车况怎么样?”
“我朋友说保养得挺好,平时就上下班开开。”
“是个生意人,人挺靠谱的。”
老王掏出手机:“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什么时候方便看车。”
电话接通后,老王跟对方聊了几分钟。
“他说今天下午就可以看车,你有时间吗?”
张明看了看手表,下午没什么紧急的事。
“可以,在哪里看?”
“就在他店里,离这不远。”
当天下午三点,张明跟着老王去看车。
车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李。
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看起来挺成功的样子。
“张先生是吧?老王跟我说了,你要买车。”李老板握手时很热情。
“是的,听说您有辆帕萨特要出手?”
“对,就是这辆。”李老板指着停在店门口的车。
张明围着车转了一圈,外观确实保养得不错。
车身没有明显的剐蹭,油漆也比较光亮。
轮胎磨损程度正常,看起来确实跑了六万公里左右。
“可以看看内饰吗?”张明问。
“当然可以。”李老板打开车门。
内饰很干净,座椅包了座套,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方向盘、档把都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仪表盘显示的公里数确实是六万多。
老王帮忙检查了发动机舱。
“发动机看起来挺干净的,没有明显的漏油痕迹。”
“各种油液颜色也正常。”
李老板在一旁介绍:“这车我买来就一直在4S店保养。”
“保养记录都有,你们可以看看。”
他从车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各种单据。
保险单、保养记录、年检证明,应有尽有。
张明翻看了一下,确实很齐全。
“为什么要卖车?”张明问了个关键问题。
李老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最近生意上有点事,急需用钱。”
““而且我准备换辆SUV,这车有点小了。”
“试驾一下吧,开着感觉好才是真的好。”李老板主动提议。
张明开着车在附近转了一圈。
发动机声音挺平稳的,没有明显的异响。
变速箱换挡也比较顺畅。
就是感觉方向盘有点沉,开起来比较费劲。
“新手开车都这样,习惯就好了。”李老板在副驾驶座上说。
“这车底盘扎实,开高速特别稳。”
试驾了大概二十分钟,张明觉得还可以。
虽然开起来有点重,但各方面性能都正常。
最关键的是价格确实便宜。
“张先生,觉得怎么样?”李老板问。
张明看了看老王,老王点点头。
“可以,我要了。”张明当场决定。
“太好了!”李老板显得很高兴,甚至有些激动。
“什么时候过户?手续我这边都准备好了。”
“越快越好,我这边也急着用车。”张明说。
“那明天上午吧,我联系车管所的朋友,加快办理。”
手续办得很顺利,李老板各种证件都齐全。
过户费、保险过户费,全部加起来不到一千块。
李老板还主动承担了一半的费用。
“合作愉快!”李老板握着张明的手说。
办完手续,李老板还特意请张明和老王吃了顿饭。
席间,李老板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我做珠宝生意的,在华强北有个店面。”
“这几年生意还不错,就是最近市场不太好。”
“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李老板说着递过名片。
张明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李建国,金玉良缘珠宝行”。
03
开着新买的车回家,张明心情不错。
虽然是二手车,但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代步工具。
在小区找了个停车位,张明仔细地又检查了一遍车子。
外观、内饰、发动机,一切都很满意。
唯一的问题就是感觉车子有点重。
停车时那种“沉甸甸”的感觉特别明显。
张明以为是自己技术不熟练的原因。
第一次开车上班,张明提前半小时出门。
新手上路,格外小心。
路上感觉车子开起来比试驾时还要沉一些。
特别是起步的时候,踩油门要比别的车用力一些。
可能是因为紧张,张明没太在意。
到了公司停车场,几个同事围过来看新车。
“不错啊张明,终于混上有车一族了。”
“这车看起来挺新的,花了多少钱?”
“帕萨特啊,德系车,质量好。”
张明一一回答,心里挺得意的。
同事小刘是个车迷,围着车转了好几圈。
“这车保养得真不错,前车主肯定很爱惜。”
“就是感觉有点重,德系车都这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王问他开车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感觉有点重。”张明说。
“新手都这样,你慢慢就习惯了。”老王拍拍他的肩膀。
“我当年第一次开车,紧张得手心冒汗。”
下班回家的路上,张明去加了次油。
加油站的师傅看了看油表,有点意外。
“这车挺能喝油的啊,早上刚加满,怎么就剩一半了?”
张明也觉得奇怪,明明只开了一天。
“可能是油表不准吧,有些车都这样。”师傅说。
“也可能是新车主不适应,脚比较重。”
回到小区停车的时候,张明明显感觉车子停稳后特别“实”。
就像是装了很重的东西一样。
其他车停下来都有点弹性,他的车就像一块铁。
那天晚上,张明在网上查了这款车的参数。
2018款帕萨特1.8T,车身重量应该是1.5吨左右。
可他总觉得自己这辆车比这个重量要重不少。
网上有车主论坛,张明注册了个账号,发了个帖子。
“新买的帕萨特感觉特别重,正常吗?”
很快就有人回复。
“楼主是新手吧?新手都觉得车重。”
“帕萨特本来就比较厚重,这是德系车的特点。”
“习惯就好了,我开了三年了,现在觉得挺轻的。”
看了这些回复,张明稍微放心了一些。
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周末的时候,女朋友小李来找他。
两人准备开车去郊外转转。
小李刚上车就抱怨:“这车怎么这么难开?”
“怎么了?”张明有些不解。
“感觉好重啊,踩油门都费劲。”
“你又不会开车,瞎说什么。”张明笑着说。
“我虽然不会开,但坐车的感受还是有的。”小李不服气。
“你这车开起来就像拖拉机一样笨重。”
张明有些不高兴:“什么拖拉机,这是德系车,质量好着呢。”
“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小李不再争论。
开车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张明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后备箱装东西的空间好像比想象中小。
明明买的不多,但后备箱很快就装满了。
“是不是这款车的后备箱本来就小?”小李问。
张明摇摇头:“不应该啊,我在网上看过,后备箱挺大的。”
“那为什么感觉这幺小?”
张明也说不清楚,可能是视觉错觉吧。
装完东西关后备箱的时候,张明无意中用手拍了拍后备箱盖。
声音听起来很厚实,比一般的车要沉闷一些。
小李也注意到了:“这声音怎么这么闷?”
“可能是隔音做得好吧。”张明解释道。
但他心里也觉得有些奇怪。
04
第二天上班,张明特意观察了停车场里其他同款的车。
公司停车场里有两辆帕萨特,年份都差不多。
从外观上看,他的车跟别人的车没什么区别。
但开起来确实感觉更重一些。
同事小刘有一次坐了他的车后说:“张明,你这车是不是改装过?”
“没有啊,为什么这么问?”
“感觉特别稳重,有点像加了配重的感觉。”
“什么是配重?”张明不太明白。
“就是在车底加一些重物,增加车子的稳定性。”
“一般赛车才会这么干,家用车没必要。”
张明心里开始犯嘀咕。
这车到底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比同款车重这么多?
请了个年假,张明决定去4S店检查一下。
大众4S店就在市区,开车过去半个小时。
接待他的技师姓王,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您觉得车子有什么问题?”王师傅问。
“感觉比同款车重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重?具体是什么感觉?”
“就是开起来比较费劲,油耗也高一些。”
王师傅点点头:“这样吧,我们先做个全面检查。”
他让张明把车开到举升机上。
检查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
折腾了两个小时,什么问题都没发现。
“从技术角度看,您的车没什么问题。”王师傅说。
“各项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
“那为什么感觉这么重?”张明还是不死心。
“可能是您刚买车,还不太适应这款车的特性。”
“帕萨特本来就比较厚重,这是它的特点。”
王师傅的解释让张明有些失望。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要不过几天再来,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做更详细的检查。”王师傅建议。
张明只好同意,反正现在也查不出什么问题。
开车回家的路上,张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会不会是后备箱里有什么东西?
虽然他买车时检查过,但可能有遗漏。
回到家,他立刻打开后备箱仔细检查。
后备箱很干净,除了备胎和工具包,什么都没有。
但张明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敲了敲后备箱的侧壁,声音正常。
又敲了敲底板,声音确实比较沉闷。
这种沉闷不像是正常的金属声音。
更像是下面还有什么东西。
张明蹲下来,仔细观察后备箱的底部。
后备箱底板看起来很平整,没有明显的异常。
但边缘的地方好像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缝隙。
张明用手指摸了摸那些缝隙。
缝隙很细,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而且这些缝隙不像是生产时留下的。
更像是后来切割的痕迹。
这个发现让张明的心跳加快了。
难道后备箱底下还有隐藏的空间?
他找来手电筒,趴在地上仔细观察。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那些细微的缝隙更加明显了。
而且缝隙的走向很规整,像是围成了一个长方形。
张明试着用手指抠那些缝隙。
发现底板竟然有一点松动。
他找来一把小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缝隙撬动。
底板确实是可以掀起来的!
张明的手开始发抖。
这下面到底藏着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慢慢掀开了底板的一角。
手电筒的光照进去,张明看到了一个大约十厘米深的夹层空间。
而这个空间里的东西,让张明瞬间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竟然是一根根金条!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金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05
他数了数,大概有二十多根,每根看起来都有半斤重。
这下终于明白为什么车子会超重四十多斤了。
张明呆呆地站在那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这些金条显然不属于他,而且价值肯定不菲。
张明赶紧把底板盖回去,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回到家里,他坐在沙发上发呆。
这种情况他该怎么处理?
报警?还是联系原车主?
又或者假装不知道?
这些想法在他脑海里转来转去。
如果报警,程序会很复杂,而且不知道会扯出什么事情。
如果假装不知道,虽然可以占为己有,但良心上过不去。
而且万一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联系原车主。
张明拿出李老板给的名片,盯着上面的电话号码。
犹豫了很久,他还是拨通了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来。
“喂,哪位?”李老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李老板,我是张明,买您车的那个。”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哦,张明啊,车子开得怎么样?”李老板的声音明显有些紧张。
“车子挺好的,就是有个问题想问您一下。”
“什么问题?”
“您在卖车之前,有没有在车里放过什么比较重的东西?”
电话里又是一阵沉默。
“没有啊,为什么这么问?”李老板的声音更加不自然了。
“因为我感觉这车比同款车重不少,所以想问问。”
“可能是你的错觉吧,我开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那就没事了,可能真的是我想多了。”张明故意这么说。
“是的,是的,肯定是错觉。”李老板连忙附和。
挂断电话后,张明更加确定那些金条就是李老板的。
但对方明显不想承认,或者是不敢承认。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隐情。
第二天,张明请了半天假,决定调查一下李老板的背景。
通过营业执照查询网站,他找到了金玉良缘珠宝行的详细信息。
这是一家注册资本五十万的个体户珠宝店。
法人代表确实是李建国,营业地址在华强北。
张明开车去了华强北,找到了那条商业街。
金玉良缘珠宝行位于街道中段,店面不大。
大概二十平米的样子,装修得还算精致。
张明在对面的咖啡厅坐下,通过窗户观察那家店。
看起来生意确实不太好,一个上午只有三四个顾客进店。
而且都没待多久就出来了,明显没买什么东西。
李老板一个人在店里忙活着,看起来挺焦虑的样子。
不时地拿起手机看看,或者接个电话。
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些电话大多不是好消息。
张明坐了一个多小时,基本确定了李老板的状况。
生意确实不好,而且好像还有其他麻烦。
看他接电话时的表情,应该是欠了不少钱。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要急着卖车了。
但是为什么不把车里的金条取出来呢?
这些金条的价值肯定比卖车的钱高得多。
除非是他忘记了,或者有什么其他原因。
下午,张明又打了个电话给李老板。
“李老板,我想跟您见个面,聊聊车子的事情。”
“什么事情?电话里不能说吗?”李老板的声音很警惕。
“最好还是见面谈比较好,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李老板沉默了一会儿:“那今天晚上八点,在华润万家门口的星巴克见面吧。”
“好的,不见不散。”
张明提前到了星巴克,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06
八点刚过,李老板就出现了。
他看起来比卖车那天憔悴了不少,眼袋很重,胡子也没刮干净。
“张明,什么事情这么急着要见面?”李老板坐下后直接问道。
张明深吸一口气:“李老板,我在后备箱发现了一些东西。”
李老板的脸色瞬间变白了,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掉下来。
“什么...什么东西?”他的声音开始颤抖。
“一些金条。”张明直接说道。
李老板低下头,半天没说话。
星巴克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很紧张。
过了大概五分钟,李老板才抬起头。
“你想怎么样?”他问道,声音很小。
“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张明说。
李老板叹了口气:“那些确实是我的。”
“为什么要藏在车里?”
“因为...因为生意出了问题,有些事情不方便说。”
“能具体说说吗?”
李老板犹豫了一下,开始讲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去年生意好的时候,他攒了一些黄金。
但是把这些金条放在家里或者店里都不安全。
银行保险箱的费用又太高,而且存取不方便。
他想了个办法,在车的后备箱底部做了个隐藏的夹层。
这样既安全又隐蔽,随时可以取用。
本来这个办法挺好的,去年用了一整年都没问题。
谁知道今年生意急转直下,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珠宝行业竞争激烈,电商的冲击又很大。
他的小店根本无法与大品牌和网店竞争。
到了今年上半年,已经连续亏损了好几个月。
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各种费用压得他喘不过气。
最要命的是,他为了进货还借了高利贷。
这些债主催得很紧,威胁说再不还钱就要采取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想办法筹钱。
首先想到的就是卖车,这是最容易变现的资产。
但是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竟然忘记了车里还有金条。
直到车卖掉之后,晚上躺在床上才突然想起来。
那一瞬间,他几乎要疯了。
但是车已经过户给张明,再要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他也不敢直接说出真相,怕张明不相信或者报警。
“我本来以为再也找不回来了。”李老板苦笑着说。
“没想到你竟然发现了。”
张明听完这个故事,对李老板的遭遇有些同情。
做生意确实不容易,特别是小本经营。
“那现在怎么办?”张明问。
“你愿意把那些金条还给我吗?”李老板小心翼翼地问。
“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那些金条是我最后的希望了,如果拿不回来,我就真的完了。”
张明看着李老板诚恳的表情,心里有些触动。
“我可以还给你,但是我有个条件。”
李老板紧张地看着他:“什么条件?”
“按照常理,我发现并归还失物,应该得到一些报酬。”
“你说得对,应该的,应该的。”李老板连连点头。
“你说多少合适?我虽然困难,但不能让你白忙活。”
张明想了想:“我也不多要,就按车款的一半算吧,七万块。”
李老板想了想:“这个要求很合理,我接受。”
“但是我需要时间筹集现金,能给我几天时间吗?”
“当然可以,不急这一两天。”张明说。
“那我们约定,三天后交易。”
“到时候你把金条给我,我把现金给你。”
两人商定了具体的交易细节,然后各自离开了星巴克。
回家的路上,张明心情复杂。
他即将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但他也为李老板的处境感到担忧。
07
三天后的下午,两人在张明的小区门口碰面。
李老板带来了七万块现金,整整齐齐地装在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
张明带着李老板到了停车场。
打开后备箱,掀开底板,那些金条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
李老板看到金条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真的还在。”他喃喃自语,声音有些哽咽。
张明帮着李老板把金条一根根取出来。
总共二十三根,每根大约四百克,加起来差不多九公斤。
按照当时的金价,这些金条价值差不多四十万。
难怪车子会重这么多。
李老板把金条装进准备好的箱子里,然后把现金交给张明。
“张明,真的太感谢你了。”李老板握着张明的手说。
“不用客气,这原本就是你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些金条,我的生意就真的完了。”
“现在有了周转资金,应该能渡过难关。”
李老板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张明摆摆手:“能帮到你就好,希望你的生意能好起来。”
李老板开着他的金杯面包车离开了。
张明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也挺高兴的。
虽然少赚了很多钱,但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意外获得了七万块收入。
这钱来得虽然意外,但处理得光明正大。
车子去掉了那些金条,开起来轻松了很多。
油耗明显降下来了,后备箱空间也恢复正常了。
最重要的是,张明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第二天上班,同事们都注意到张明的车开起来不一样了。
“你的车是不是修过什么?感觉轻快了不少。”小刘说。
“没修啊,可能是磨合期过了吧。”张明笑着回答。
“确实,新车都有个磨合期。”
中午的时候,老王问他最近怎么心情这么好。
“没什么,就是觉得这车买得值。”张明说。
“看来你是越来越满意这车了。”
“是啊,性价比挺高的。”
张明没有把金条的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老王。
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觉得这种事说出来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晚上下班回家,张明专门绕道去了趟华强北。
远远地看到金玉良缘珠宝行灯火通明,好像在进货。
门口停着一辆货车,几个工人在搬运货物。
看来李老板确实用那些金条解决了资金问题。
这让张明更加确信自己做对了。
如果他当时选择占为己有,虽然能得到更多钱,但良心上肯定过不去。
而且说不定还会惹来麻烦。
现在这样皆大欢喜,是最好的结果。
回到家,小李问他这几天为什么心情这么好。
“有什么好事吗?”
“算是吧,买车这件事有了个圆满的结局。”张明说。
“什么意思?”
“没什么,就是觉得这车买得很值。”
张明没有把金条的事告诉小李。
倒不是不信任她,而是觉得没必要。
这件事已经圆满解决了,没必要再节外生枝。
周末的时候,张明开车带小李去郊外兜风。
车子开起来轻松多了,小李也感觉到了变化。
“你这车是不是调教过?感觉比之前好开多了。”
“可能是我技术进步了吧。”张明开玩笑说。
“是吗?我怎么觉得是车子变轻了。”
张明笑而不语。
确实是变轻了,整整四十多斤呢。
不过这个秘密他会永远保留下去。
一个月后,张明路过华强北,发现金玉良缘珠宝行的生意确实好了很多。
门口停着几辆豪车,店里顾客络绎不绝。
看来李老板的生意已经重新步入正轨了。
这让张明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金钱固然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比如内心的安宁,比如做人的原则。
如果当初他选择了贪心,可能会得到更多的钱,但肯定不会有现在这种踏实的感觉。
有时候,舍得之间,反而能获得更多。
又过了几个月,张明的工作项目顺利完成。
老板很满意,年底奖金给了五万块。
加上那七万块意外收入,张明的存款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他开始考虑换个大一点的房子,或者给父母买点什么。
这辆帕萨特也越开越顺手,各方面性能都很稳定。
同事们都说他买到了一辆好车,性价比很高。
张明每次听到这样的夸奖,心里都挺得意的。
毕竟,这不只是一辆普通的二手车。
它承载着一个特殊的故事,一个关于意外收获的故事。
春节的时候,张明开车回老家过年。
一路上高速开得很稳,没有任何问题。
父母看到儿子开车回来,特别高兴。
“儿子有出息了,都买车了。”
“这车看起来挺不错的,花了不少钱吧?”
张明笑着说:“还好,捡了个便宜。”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十四万买的车,最后实际只花了七万。
这样的便宜,一辈子能碰到几次?
而且整个过程处理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意外的惊喜总是不期而至。
关键是要有一颗正直的心,才能把惊喜变成真正的收获。
张明开着他的帕萨特,在夕阳西下的乡村公路上行驶。
这辆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他人生中一段珍贵经历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