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刹车失灵“罗生门”频发事故,我们该如何再次相信特斯拉

2022年11月18日22:42:02 汽车 1937

近日,广东潮州饶平县一男子驾驶特斯拉准备停车时,车辆突然失控高速狂奔2公里,接连撞上两辆摩托车和两辆自行车,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

面对此次的事件中,疑点也是重重。

疑问①身为一位开了20多年的大货车老司机,怎么可能让车辆失控高速2公里呢?

疑点②在调取监控录像的时候,发现该车辆狂奔的时候车辆的刹车尾灯并没有亮起,这究竟是驾驶人员没有踩刹车呢?还是车辆刹车失灵呢?

本次事故带给社会的影响极大,同时也吸引着网友们密切地关注事件的真相,到底是车辆刹车失灵还是驾驶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警察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到目前为止还在仔细负责地检测车辆并且认真地协调车主和特斯拉企业的合作工作,争取早日给予大众答案。

近年来,特斯拉出事的频率在不断地增高,好像每过几个月特斯拉车辆出事故的事件就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关于特斯拉质量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车辆电池自燃,失控等问题成为大家吐槽诟病。

早在2021年2月21日,河南安阳再爆一起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造成严重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就是大家熟知的河南张女士车顶喊冤的事件。

在同年的3月11日和12日,媒体又曝出两起特斯拉的安全事故,海南省海口市和浙江绍兴的特斯拉车主都因为车辆失控,最终发生交通事故。

时间进来看,最惹人注目在今年7月24日,台湾车手林志颖驾驶的特斯拉发生了事故,车速并不快,而且驾驶员是一位专业的赛车手,怎么会发生事故呢?有不少人把问题都归咎于特斯拉身上。

每当出现事故的时候,特斯拉总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通过EDR(EDR硬件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传感器负责数据采集,主控芯片将采集的状态解析压缩后写入存储单元中,通过汽车CAN数据总线接受和发送实时数据。当事故发生后,通过提取ECU部件,借助于EDR数据读取工具(CDR)读取FLASH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事故重建。)给予出数据来,好像每次的事件的结尾方式,是以人们遗忘所结束,我们好像都没有知道最后事件是怎么解决的,是谁的问题,我们好像都不知道,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以个体之躯去对抗一个企业巨头是很难得,去获得事件得公正性可能更难,也有可能被“反咬”一口。

最奇怪的是销售量车辆竟然一切正常!!我不理解。是不是顾客在买车的时候真的需要在加个摄像头放在座椅下面来为自己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有视频证证明,我有踩刹车!!

特斯拉刹车失灵“罗生门”频发事故,我们该如何再次相信特斯拉 - 天天要闻

听到过这么多件事故的发生,我对特斯拉这个品牌,闻之远之,能避开就避开。但最后其实总的来说,我们相信我国的人民警察能给予我们一个事件的真相。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菱智新能源新品9.98万元起,打造行业首个10万内可油可电可气多能源矩阵 - 天天要闻

菱智新能源新品9.98万元起,打造行业首个10万内可油可电可气多能源矩阵

2025年5月18日,东风风行“致敬创业者,菱智正当行”菱智家族荣耀盛典暨全场景创业装备发布会在柳州举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项玉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朱玉,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等出席盛典,共同见证菱智家族荣耀新篇。发...
通用汽车鼓动员工游说参议员 - 天天要闻

通用汽车鼓动员工游说参议员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前美国通用汽车正鼓励其员工游说参议员,以取消2022年加利福尼亚州发布的在2035年之前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规定。此外,该禁令还被其他11个州所采纳。 据悉,美国参议院最早可能在下周投
2025年4月沈阳乘用车市场分析 - 天天要闻

2025年4月沈阳乘用车市场分析

沈阳汽车流通协会与辣评车新媒体平台联合发布了沈阳乘用车市场4月份整体运行概况,本次报告涵盖了总体销量数据、车型大类占比、乘用车市场分析以及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数据,具体如下:2025年4月沈阳乘用车总销量19525辆,对比3月销量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呈现整体销量环比下行调整24.44%,但同比仍实现23.96%的显著增长,1-4...
刹车片磨损临界点,你真的清楚吗? - 天天要闻

刹车片磨损临界点,你真的清楚吗?

亲爱的伙伴们,开车的朋友们注意啦!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超重要,但 90% 的用户都不知道的事儿 —— 刹车片磨损临界点!前段时间,朋友小李开车时突然感觉刹车不对劲,送到维修厂一检查,原来是刹车片磨损过度。他自己还纳闷:“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吉利回归「一个吉利」 - 天天要闻

吉利回归「一个吉利」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零度 “时间不等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在回答吉利与极氪整合为何要如此之快时,桂生悦如是说。时间不等人。从霸主到跟随者,只有一线之间。从表面看,当新势力仍在为盈亏平衡挣扎时,吉利已实现技术转型与财务健康的双重突破:2024年营收2402亿元,净利润激增21...
中芯、比亚迪净利翻倍,阿里增速273%领跑!机构:聚焦中国经济转型的主线方向 - 天天要闻

中芯、比亚迪净利翻倍,阿里增速273%领跑!机构:聚焦中国经济转型的主线方向

港股震荡回暖,科技股表现分化,医药、芯片造好,再鼎医药涨超5%,三生制药、华虹半导体、信达生物等涨幅居前;汽车、互联网多数下跌,蔚来-SW、阿里巴巴-W、快手-W跌幅居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幅收窄至1%,溢价0.14%,行情数据显示早盘获资金净流入。截至目前,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7家头部科技公司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