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2022年10月09日16:13:07 佛学 1644

大家好!六祖惠能作为禅宗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留下了很多名句,他被誉为中国的佛陀,与老子孔子齐名,被称为东方的三大圣人。我们要来聊一聊惠能大师说过的经典语句。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一句,“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人人都可以学佛、成佛。”这是初次见五祖弘忍时说的话。当时他由于是南方野人没有文化,还不识字,不被待见。

他直言不讳,敲开了五祖的心门。这句话说得很有哲理,从本性上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分别心,这才是佛陀的教导。

第二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当时五祖在选接班人,要求每人作一首偈交给他。

由于惠能不识字,就用了神秀上座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打底子,作出了自己的偈语。这句话到达了最终境界,证到了空性。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首偈语是在三更天作的。

当时五祖弘忍在油灯下为惠能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当下顿悟,说出了这一段话。

这一段话很好地表达了本体的自性。五祖通过此偈明白惠能已经明心见性,于是决定了他就是禅宗六祖。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四句,“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这一句话是惠能得衣钵后渡江南下时说的,当时五祖和他在小船上。

五祖对惠能予以重托,让他保护好达摩大师的衣钵,一定要将禅宗法门发扬光大,然后亲自摇浆渡他过河。

惠能却说:“我迷失的时候由师父度我,现在我开悟了,我可以自己度自己了。”在五祖看来现在没有辈分的问题了,而是禅宗五祖渡六祖过河,平起平坐。

第五句,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这段话的意思是很多人每天抄经念佛,熟读经典,甚至倒背如流,可是没有从内在获得智慧,就像肚子很饿,只是口里说各种美食,肚子不可能会饱。

嘴里一味地说着空性,时间再久也不能识得自性,最后没有帮助。大师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落地实修。

第六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文字越短,内容越重要。大师说一个迷失的凡人就是一个佛,他虽然没有开悟,可是佛性一直在内在,不可轻视任何人,他随时可能觉醒。

一时的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很难受,可这也正是我们开智慧的时候,成长就是这样发生的。大师让我们乐观地看待问题。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七句,风亦未动,幡亦未动,仁者心动,这句话是在广州法性寺说的。当时惠能大师还没有剃度,印宗法师组织了众弟子在讲《大涅槃经》。一阵风吹过,幡旗开始飘动,印宗法师说禅机问弟子,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

惠能大师答道“仁者心动”。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惠能大师以此契机亮明六祖身份,登高一呼,开始说法利生之路。

第八句,出世觅菩提,如同求兔角。大师告诫弟子们,如果逃避生活去修行,就像去兔子身上求角一样,永远求不到。大师也许说真正的修行是在红尘中,学有所用才是意义。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九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第十句,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如果我们迷失的时候就会被经典搞得晕头转向,所谓着相修行,只守着那个指月之手,并不知道真正的月亮。如果我们醒悟了,所有的法华经就会为我们所用,我们不会执着于它。

因为大道不可说,经书是文字成相,写出来就脱离了那个本真,那也是唯一可用的表达方式。只有我们领悟了才能活学活用,知道它们有时候合适,有时候不合适。

六祖惠能最著名的十句话,你听过几句? - 天天要闻

第十一句,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一句话是惠能大师灭度前留给弟子的话,让弟子们以此修行就不会跑偏。

它很好地阐述了本体的特性,不着功德相,不造恶,不贪,不执着。给惠能大师打拱手,感谢他老人家留给我们这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见~谢谢~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