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2022年09月27日02:39:25 佛学 1213

「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 天天要闻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文/刘变琴

「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 天天要闻

第一次去响堂寺,是2008年三月,春寒料峭,因自己身体有恙,生活工作都不能全力以赴,心生自卑,郁郁寡欢。特意独自朝拜响堂寺诸佛,以求宽慰。

当时的心情如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感觉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样。行至大佛洞,不料却被洞里左手石壁上的一块浮雕吸引,初看像一座灯台,再看又像瓶子里一束花,又像电影里印度教派里的佛教道具,最下面是一个底座支撑,两旁对称两组叶子,叶子造型流线顺畅,上面是一主两副三支盛开的花朵,盛放成硕大的花冠,雍容华贵,如火焰般在枝头绽放,是很少见的一种图案。听看门的老人说,这种装饰在国内石窟中很是罕见,几乎是孤例般的存在,专家们将其称为“宝相花”。

据说,唐朝初期“宝相花”的花瓣是由莲花母体花瓣与其它纹样结合演变而成,盛唐时期的宝相花,能直观的看出是脱胎于佛教的“莲花化生”,象征远离尘俗、清净无染的寓意。我从来没见过是这个样子的莲花,新奇又有趣,总觉得一定和西域或者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恣意妖娆地在佛前绽放。我想,这绝对是一种稀世珍宝般的物种,要不大慈大悲修诸波罗密行的佛菩萨,能在前世、今生、未来都把它带在身边,刻进石壁,永远相伴。

那一刻,我心生羡慕。

能伴佛左右,这是一朵幸福的莲。

「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 天天要闻

第二次去响堂寺,是在2011年春末夏初,当时我大病术后初愈,我家先生带我和两个孩子去响堂寺还愿祈福。

初夏的响堂寺,漫山披绿,生机盎然,孩子笑靥如花,先生英姿飒爽,不知是恙去心轻,还是因儿女在侧心情更好,和第一次来是感觉截然不同,一路欢快。而我,是他们的圆心,那个被爱环抱的女主人。

这次仔仔细细地把每个大小石窟完整地转了个遍,看石刻、听历史,用手触摸先人智慧的遗迹,除了感叹,更多的是敬佩,芸芸众生不过是沧海一粟,唯有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才是最真实的记录,让我在穿越千年之后,感受兴盛时期的佛教盛宴。

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在大佛洞,大佛洞顶上的那朵圆润饱满的莲花。

中间的花心分三层,颜色依次是黑、褐色、杏黄色,三中眼色搭配下来很有立体感,花冠也是三层,紧挨花心的一层花瓣凹凸有致,花瓣像菊花般连接,形成均匀的褶皱,等待伺机一展芳华,第二层就是典型的荷花花瓣,根部圆润饱满,到最后收拢笼成一个小尖尖,第三层是第二层错位插空,依次均匀长在二层两个花瓣的中间,查漏补缺完美补位,一朵花的最正视角地唯美呈现,整体看起来大气雍容,又不失内敛庄重。

莲花是佛教场所最为常见的一种吉祥物图案。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这次因病,我才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就像一朵莲花的花心,被亲人们簇拥着呵护,小心翼翼地伴我渡劫。

从小因为娘脾气暴躁,好像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温存和慈祥,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受待见的孩子,孤独和疏离感伴随整个童年少年,三十几岁,重病汹涌来袭,突然对这个世界不抱希望和幻想,萎靡不振。可是,当我住院卧床,不能自理,我真切地看到老娘痛在心上,疼在眼里!不顾身体孱弱为我跑前跑后,术前泪流满面是她,术后泪流满面还是她,原来,一直我就是她心上的宝,只是她爱我的方式不同罢了。

相公请假从外地赶回来,陪我整整8天,天知道一个单位的正职,挤出这8天多么不容易,成天电话不断。可是,他说,我是孩儿他娘,父母子女只能陪他半辈子,而我,是能伴他一生的伴。女儿当时6岁,只知道看着我沉默,住院那几天,她少了风趣活泼,变得小心谨慎,生怕碰到我的刀口。婆婆更是从头忙到尾,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善良、内敛、敦厚、朴实,感谢佛主赐我一个好婆婆,是福气,要珍惜。闺蜜也从老家坐班车赶过来,床头给我讲笑话,老铁同学带来我最爱的酸葡萄,逗我,就是不往嘴里喂……

那个时候,我觉得虽然我是沧海一粟,但我是最幸福的人。他们就像莲花那一瓣瓣的花瓣一样,把我围在圆心的正中间,满满地呵护,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给我温暖,给我希望,给我帮助,给我安慰,让我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看到生的希望。

看着穹顶那朵恣意绽放的莲花,我在佛前虔诚跪拜。

那一刻,我心生温暖。

心上有花绽放,如莲盛开。

「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 天天要闻

第三次来响堂寺,是今年夏天,安老师特意安排全体学生这次户外学习到响堂寺采风。闺蜜在侧,师兄专车,师姐妹相伴,还有德高望重的安老师带着我们,想想,都会眉开眼笑,嘴角微扬。

小雨淅沥,平添几多妩媚,我是个爱雨的人,穿着飘飘欲仙的美衣,甩着如瀑的秀发,再在发髻处点缀两只欲飞的蝴蝶,心情好到最好。

这次最让我难忘的是展览馆一层第一个甬道里的步步生莲。起初随大家一路走过没有在意,偶然低头,看见每一步轻轻落下去,脚下都会出现一朵金色的莲花!好神奇啊!科技成就梦想,新时代的信息元素能完美地呈现让老一辈人瞠目结舌的感官体验,文化遗迹和与时俱进的旅游市场高效融合,是对文化一种更好的保护和诠释。不行,我必须返回头再试一下。

我把手提包放在一旁,手机放在一旁,左脚轻轻地一步踩下去,瞬间脚下有金色的莲花若隐若现地出现,只一刻便金黄灿灿地盛开来,每个花瓣都散发这金色的花粉,妖艳欲滴,璀璨夺目,我的脚掌正好落在连心之上,好不忍心!赶快移重心换脚,当左脚抬起,莲花慢慢变淡变淡,慢慢消失……同时,当右脚落下,脚下顷刻又出现一朵盛放的金莲!再换脚,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一朵朵的莲花在脚下盛开,走出一路莲花搭乘的路。

为了能更长时间留住这梦幻般的精彩瞬间,我喊住小师妹文飞,她秒懂。手机找好角度,半蹲在地,我早已蓄势待发,拎一下裙摆,捋一下长发,来一个优雅的起势,接着碎步轻飞,如蜻蜓点水,小跑至中间,借衣袂飘飘长发飞扬,来一个古典舞里柔美害羞地转身,轻抬手腕,颔首扶腮,低头看到身后一排的金莲唧唧闹闹,朵朵争艳,金粉四溅,争先恐后地绽放,又唯恐落后地隐身,我转身向前,舞步轻迈,脚下步步生莲,奔向那微笑的,佛。

身后,莲花朵朵。

那一刻,我化身成莲,在佛前盛放。

来世,愿做菩萨那朵莲。

「今日作家」刘变琴 ‖ 响堂寺,愿做菩萨那朵莲 (散文)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

刘变琴,1978年7月生,河北邯郸市武安市人,笔名文心。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武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武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曾用笔名儿袖儿、梅朵。作品散见邯郸晚报,牛城晚报,榆林晚报,燕赵散文,洺河源等。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