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2022年09月16日02:05:03 佛学 1025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小麦生长在麦田,稻米生长在稻田,福报功德生长的地方自然就是福田。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福田。

人生有三大“福田”,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的耕种,而且种得越早越好,越到后来福报就会越来越多。

敬田是第一大福田

印光大师告诫大众:“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恭敬代表的是一种严谨谦虚的态度,凡事只要保持这份完好的态度,你就必然会有所得。也会自然地得到很多善缘力量的帮助,来促成事业的完成。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尊敬父母、恭敬师长、礼敬三宝都属于敬田,保持一颗恭敬的心,持久耕耘下,自然就能成为福泽深厚之人。

恩田知恩图报

父母就是我们的大福田,如果我们没有福田,就好像农民想收获苹果却没有田地一样。经典里面讲到,悖逆父母者会遭遇不祥,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吉祥、不行孝道。所以孝道在我们生命中十分重要,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去感恩父母。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你越是感念父母的恩德,越是孝顺父母,自己才会越来越顺利,根扎得深的树会长得很茂盛。所以我们有任何收获的时候,要第一个想到孝敬父母。

悲田呵护众生

悲田即慈悲福田又叫做贫穷福田,我们要升起慈悲心,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人。比如,国家有地震之类的灾难,我们就要为那些灾区的人做一点什么。

真正的慈悲就是把一切众生视为己出,就像佛菩萨救度世人,将一切众生都看作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自己犹如慈父慈母般去呵护众生,希望众生能走出迷惘,回归自我的本性,找到最终的归宿。学佛修行,就要学习佛菩萨的慈悲,懂得“慈悲喜舍”,好好耕种自己的“悲田”。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人人都羡慕有福之人,也想成为有福之人。佛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注重因果的人,懂得天理循环,因果不虚。真正的福报,也有具体的“耕种”方式,只要方法正确,获得福报就很简单。世人只知道求福报,却不懂得福必先种因、惜因,一个人的福报多少,全靠自己来修。心中敬畏因果,造恶作恶的事情一定不能做。只有这样,多种善因,自然就会结善果,福报也就不请自来了。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真正懂得积累福报的,都懂得去调理内心,不会向外去求。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福者常行好事,福者常说善言,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

一个人能走多远,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眼光;一个事能做多大,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格局;一个人能做多久,靠的不是忽悠,而是真诚,做人做事没有捷径,只有厚德才能载物。

像种田一样种福,静待果报 - 天天要闻

任何时候,人都要有善念,要靠自己的发心多做善事,将福气布施一切众生,无形之中,自己的福报也会更为增上,安乐不会有穷尽之时。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