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座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古寺前面,有一棵古朴苍苍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因而美其名曰:梧桐寺。
有点儿遗憾,我没有看到也没找到那棵传说中的挺拔遒劲的古树。
和其他地方的见过的或者影视剧中的佛家寺院大同小异,其建筑模式和膜拜尊奉者,闭上眼就可以想像出,如出一辙,只是建筑年代和历史名气有别而已。
我不信佛,但也不是特别排斥,总感觉佛家的语言有点儿玄虚,有点捉摸不透,费于理解。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好解释,就好像置身于稀稀疏疏的薄雾中一般,思来想去,多多少少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隔膜之感。
但对于僧家修行的古寺庙宇,还是每逢必进,还是有一种敬畏感的。或者有一种侥幸的心理:烧香总比不烧好一点吧?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强吧?最差的收获还能开开眼界吧。 所以,到圣地去朝佛也是常有的事。
正值朝拜的时刻。
七八位善男信女虔诚地恭恭敬敬地十分严肃地跪在黄色的绣团上。
前面一排是四位高僧,金黄色的长袍鲜艳亮丽,僧家双手合十,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咿咿呀呀的腔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右侧有一老僧正襟危坐,木鱼声声,余音悠悠点点。
殿内香雾缭绕,众香客们十分谨慎虔恭地依样三跪三拜,似忏悔,又好像许愿来生美好的命运。
正值暑热时节,江南已进入梅雨后的伏旱高温天气,不一会儿僧家及众香客都是大汗淋漓,湿透衣背。
朝拜完毕,高僧们急急忙忙脱去黄袍大褂,上身只穿着简洁的汗背心,令我蓦然想起花和尚鲁智深。他们三三两两地在殿前的树荫下或谈笑风生,或专注于浏览手机,和刚才的恭肃庄严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末了,善男信女们井然有序地往功德箱里投钞票;那份虔诚,和古装影视剧里的情景一模一样,只是剧中的人是当代人而已。
我立于大雄宝殿的门口拍照留念,脑海里思索着自己的所闻所见。门口记事的高僧向我示意,指着黄色锦缎上的功德簿,说:可以捐了。
他已经准备给我做记录了。
我脱口而出:I just have a look ,I only believe myself and believe my eyes !
( 我只是看看,我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有点狐疑,有点惊异,有点迷茫,有点不自在,有点不知所措,他怀疑我不懂中国话。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确,这是我一贯的风格与理念,我只相信自己那双醉意朦胧的眼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