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2022年01月06日03:23:04 佛学 1916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令人叹为观止。

他被称为半世繁华半世僧,他的传奇不仅仅表现在生活方面,人生经历丰富多彩,曾有两位妻子,两位红颜知己。

而他不管是在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话剧、诗词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的学生丰子恺对他的评价是,无人能及半步。张爱玲在他的面前都感到十分卑微。

可见弘一法师的造诣和才华,真的是无人能及。

这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已经是站到了人生的制高点,可是就在他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竟然出家为僧。

很多人对他出家感到十分不解,人生已达巅峰,本该享受被人敬仰的目光,可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出家呢?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有一句禅语说得好: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李叔同,一直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种什么生活。

年轻的时候,年少轻狂,沉迷于烟花柳巷,生活状态堪比当年的柳永李白。这是少不更事应该做的事。

而他把所有的才艺都修炼到顶峰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人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楚自己的全貌和这个世界的全貌。

对于人生而言,他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顶峰,甚至在精神领域也实现了别人无法超越的地步。

那么,想要一直往上走,往前看,那只有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修炼灵魂和净化灵魂方面。

所以,他一方面把现有的生活都做到了极致,一方面不停的调整着自己的生活。直到最后出家。

出家为僧对于李叔同而言,只是一个自己完成既定目标的一个过程而已。

如果那个他心目中最好的自己,需要用其他方式来找到的话,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的。

弘一法师把人生看得通透,他的经典语录,也常常能够让人醍醐灌顶。

在《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一书中,记录着弘一法师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传奇故事,更有他对人人生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01.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

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这句话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相交往的真谛,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做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两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告诉我们与人交往的秘诀。

一个人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以他人非,这样的话,你就会用真心换真心,交到一些有原则,有本事的朋友。

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以待,只有真诚对人,别人才会真诚对你。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朋友之间需要的以心换心,有心在,一切都是美好的。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0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先想着自己,然后才会为别人着想。

这样做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问题。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你为自己着想,别人也为自己着想,那么,就会出现利益冲突。

缺少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就会让你很被动。

社会需要爱和奉献,如果人人都为别人着想的话,社会将会变得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爱。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间才会繁花似锦,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人生将会越来越黯淡无光。

所以,生而为人,就要有一颗利他的心,这个和稻盛和夫的理念不谋而合。

稻盛和夫也是在出家之后,才领悟了这个人生的道理。

可见,天下佛心,皆出一家。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03.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这句话非常经典,我常常拿来品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别人处在低谷的时候,你不要把自己的得意的事情挂在嘴边,那样会伤到对方的感情。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 

所以,不管你处在人生低谷,还是处在人生巅峰,都要低调做事,低调行事,你得意的展示自己的骄傲与自豪,有时候对于别人而言,就是一种炫耀,甚至是一种伤害。

人生都是三起三落活到老,没有人能一直一帆风顺下去,不管是人生低谷,还是人生巅峰,都要低调。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展示出自己的修养与人生格局。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0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人生在世,就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要常以这样的心态去交朋友,才能拥有志同道合之人。

对待朋友和家人,也要遵循这个道理,不要轻信闲言碎语,不要欺负弱小,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要经常告诫自己,遇到事情应严厉自责,以弱的姿态化解外界的强势之力,鼓励自己做到居安思危。  

这就和王安石的心态不谋而合,居安思危,方能处乱不惊。

人与人之间相处,也要如此,以真诚换真心,不要听信谗言,要凭借自己的判断和直觉应对。

有一句话,你所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你所听到的。

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不可妄议他人,以免让自己地名声扫地。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05.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自己的主见,也就是自己要有定力。

不要经常被外物所扰动,可见定性之差。有些人活成了墙头草,有个风吹草动就心意转变。

这样一来,你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情,常常会被他人所左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和行事的风格,按照自己的套路去做,才能坚持己见。

当然,如果你做的和想得是错的,也要及时纠正,不偏离轨道,而真正能把正确的事情做对了,这需要长期以来的积累,和经验的判断,这也是一门学问。

弘一法师最经典的五句话,句句扎心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的智慧,令人叹服,他一生的经历颇为传奇,而最后皈依佛门,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个人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能活出自己。

我不是希望所有人都有弘一法师的境界,但我们从弘一法师的人生和智慧中可以活出洒脱和人生精彩,这就足够了。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弘一法师其人其事,运用他的人生智慧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我建议你看看这本《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也许会让你对人生有更深的领悟。

其实,有时候放下,才是真正的领悟,你悟到了吗?


我是专注感情生活,点击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等着你!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