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2023年01月02日05:01:16 美女 1642

这是一组拍摄于1933年的青海西宁的老照片。照片来自于当时来到青海地区考察的外国探险家之手。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地处西北地区、青海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西宁之名取自”西陲安宁“之意,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一起去看看近90年前的西宁的样子。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湟水河桥,两个年轻人赶着两头驮着货物的毛驴从桥上走过。远处为西宁西城门附近。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流经西宁城北。每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城墙上的一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城门楼。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当时的西宁古城,因三座城体相连,亦名“三连城”。三连城中央一城为内城,东西两侧为关城,三城连环,规模、式样相同,东城两边开城门。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城里,一个饭馆里,商队的赶骡人正在吃面。说起面条,谁也不会想到,面条的老祖宗是在青海。西宁人的习惯里,少不了的美食就是面,早起一碗面、午食一碗面。西宁面食被称之为面食之根。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湟水河边的村庄,远处是一片连绵群山,河边绿树成荫。被誉为西宁“母亲河”的湟水河,几千年来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公共广场,这座公共广场看上去很空旷,也没有什么设施,只是一片空地,不知道当时主要用来做什么用途,可能是用于一些集会。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公共广场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地上还有坐着休息的人。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东关大寺的学生。东关大寺是西宁古城的著名建筑,规模宏伟,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西宁,北门外街景,路上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西宁城真正成规模修建是在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当时的西宁城四面各开东、南、西、北四个门,并建四门楼。四门楼高耸绘彩,檐下悬挂匾额,蔚为壮观。其中,北门原址在今北大街最北端,因当时北门与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又俗称“水门”,故城楼匾题“拱辰”。

1933年的青海西宁,古丝绸之路上古朴凝重、恢宏恢宏的西平古城 - 天天要闻

1933年,西宁附近的白马寺,白马寺位于青海互助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古称金刚崖寺,藏语称玛藏观,建于11世纪。崖下有一尊石雕佛像,藏语称:“弥勒望河”,雕像古朴浑厚,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佛像寄托了古代人消除水患的愿望。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