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2020年11月23日23:36:07 育儿 1850

昨天,杭高教育集团夏衍中学举行了高一高二家长会,一楼大厅的几幅易拉宝,吸引了不少经过的家长停留,有的家长边看嘴里边小声嘀咕:“这不就是我常说的……”。

一位羞涩的爸爸趁经过的人不多,半蹲着拍下了易拉宝上的话。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凑近一看,易拉宝上写的分别是孩子最不想听到爸爸妈妈对他们话的话,和想从爸爸妈妈那儿听到的话。这些话,都是学校心理辅导站从全校800多名学生中搜集来的真实想法。

心理站老师特地赶在家长会之前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话进行展出。在“不想听”列表下,有这些话,请你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而下面这些话,是孩子想听的: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还有师生间最想听的话和不想听的话: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学校心理老师薛赛男说:“在期中考试前,我在高一、高二每个班都上了一节缓解考试焦虑的心理课,在课上和他们交流了会造成考试焦虑的因素。有不少学生都提到,其实自己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之后的家长会,害怕家长对他们不满意,说出那些会伤害他们的话。”

“平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总是能听到不少对父母的抱怨。比如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找我,说因为表现不好,妈妈对他说了一句‘早知道就让你跟爸爸了’,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还有的家长在疫情期间看到孩子整天拿着手机就破口大骂,但是孩子只是在上网课。我理解家长也常常头疼,不明白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却一回家就关起房门,不愿意和自己交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做这样一件事,告诉家长应该怎样更好更孩子沟通,互相理解。”

11月12日,学校心理站发起“一句话的光,一句话的伤”活动,通过各班心理委员,搜集班里同学想从亲子间、师生间、同学间最想听到的话和最不想听到的话。同时,学校也通过公众号向学生、老师、家长都发放电子问卷,邀请更多人参与进来。

其中同学们感触最深的,就是亲子间的部分。回收上来的问卷上,也记录了很多曾激励同学的“光”,和影响过他们的“伤”。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薛老师说,在亲子间最不想听到的话中,提及频率最高就是被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从同学们反馈的情况看,确实大家都很不喜欢家长提别人家孩子,这算是一个孩子心中的‘雷区’。”

其次,手机也是一个容易“暴雷”的点。不少有关成绩下滑、近视的争论,都从手机而起。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薛老师解释,学校住校生的占比十分大,平时孩子在学校,家长不太能掌握孩子情况。有时候周末回家,又看到孩子在玩手机,就会一下子冒火,甚至会以此怀疑孩子在校的状态也是如此。孩子也会很委屈,觉得自己不被信任。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不过,在最想听到的话中,也有不少温暖的话语。比如“累了吧,妈妈给你做了最爱吃的……“,”周五来接你!”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薛老师说:“很多孩子家里住得远,周五放学后自己回家要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所以听到家长说周五来接你,他们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他们已经上高中,但是这种有家长来接的快乐还是很纯真的。放学的路上,也是很好的亲情沟通契机。”

比如学校高一(三)班吴双同学的爸爸,就经常会来接孩子放学。放学路上,他总会问儿子:有什么愿意和爸爸分享的,孩子也很乐意和他说说。

上周放学后,吴双直接去医院拔牙,爸爸则从医院接他回家。即便嘴肿得说不了话,吴双也要拿过爸爸的手机打字,然后用语音播放出来,迫不及待和爸爸分享在这周在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

薛老师说:“孩子在慢慢长大,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让孩子信任的家长,我们需要耐心一些,慢慢学习,让照进孩子心中的光多一些,伤痕少一些。”

通讯员 仇英婷

都是为你好!杭州有学校晒出父母杀伤力最强的24句话,你中了几条? - 天天要闻

(作者:记者 张宇璐  编辑:吴晶晶 )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还记得“复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吗?去世10多年后,妈妈帮她完成遗愿 - 天天要闻

还记得“复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吗?去世10多年后,妈妈帮她完成遗愿

在山东济宁曲阜,有这样一位母亲,为了她和女儿之间的一个约定,十几年如一日,在家乡的荒山上坚持种树。她原名叫苏萍,在女儿去世后,她给自己取名舒平,舒心的舒,平安的平。为了完成女儿于娟的遗愿,她一头扎进荒山,植树造林。如今,她种的树已经覆盖了2万多亩荒山,叫做曲阜复生能源林。因为女儿在挪威留学过,所以她...
普通农民花十几万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 天天要闻

普通农民花十几万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前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普通农民花十几万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别急着划走,这事儿可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咱慢慢唠唠。一、三本,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先说说三本。三本,全称是“第三批本科院校”,说白了,就是本科院
小朋友3岁爱说火星语 - 天天要闻

小朋友3岁爱说火星语

小朋友们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值得信赖的可能性。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三岁小朋友的故事,他特别喜欢说“火星语”。这个火星语并不是来自于外太空,而是他自己编造的一种有趣的语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生活吧。1.
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 天天要闻

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别觉得给孩子啥都安排妥了,孩子就能顺顺当当,生活就美美的。要是生活突然来点波折,孩子还是会慌了神。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这可太关键了。为了让孩子有这能力,就得甩掉那些过度插手的行为。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清明上坟七不做,平安顺遂过佳节 - 天天要闻

清明上坟七不做,平安顺遂过佳节

亲爱的宝子们!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了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候。扫墓祭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情感。然而,在这庄严的仪式中,也有着诸多讲究和禁忌,老一辈人常说“清明上坟七不做,家人平安无灾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传承千年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