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永恒的社会议题。
当生存与陪伴只能二选一,无奈的父母只能忍痛做出选择,或近或远的与孩子分隔两地。如果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为继,陪伴在侧的快乐也会显得沉重。如今随着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谋生的压力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也不仅仅限于贫困的农村山区,县级城市里的一些孩子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也被迫成为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留守并不可悲也不可怕,可悲的是常年留守的孩子盼不到父母的一声宝贝,可怕的是长年累月的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幼小的心灵在漫长的日子里黑暗荒芜。所以,当你的孩子留守在家时,请尽所能和孩子保持沟通,空间的距离阻挡不了爱心的传达,让我们探讨一些方法,多给孩子一些爱。
一. 如果你的孩子是学龄儿童,请尽量和孩子说清楚爸妈不能陪在身边的原因。孩子看到别人的爸妈陪在身边,他会羡慕,会失落,同时也会疑惑: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和孩子是在一起的,而我不是?你的解释给了孩子一个明白的机会,他可能会继续羡慕,会难过,但是他多了份明白,得到了份尊重。
二. 每天定时和孩子联络。远距离的空间会稀释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长时间的不联系更会让孩子有意或无意的削弱与父母沟通的意愿。
三. 要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拥抱很温暖,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但是在现实不允许的情况下,多说些温暖的话,也是弥补和维系爱的一剂良方。孩子的言行总是有父母的影子,当你经常表达爱意,孩子也会反馈给你同样让人温暖的话语。
四. 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如今除偏远贫困山区网络并不普及,大部分地区家庭还是可以手机沟通交流。学校也建立家长群,便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不少家长谈家长群“色变”,但对于出门在外的父母,这可能是唯一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有效途径。当你关注老师下发的任务或者作业时,你和孩子会有更多的话聊。参与孩子的学习,并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化学历去指导,只是让孩子感受到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即使在远方,父母都用心参与。
五.一百种方法不如一次陪伴。如果可以,尽可能常回家看看,每一次都给孩子一个满怀的拥抱,看他笑面如花。
所有总总都出于爱,有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离开,有人为了更好的陪伴而归来。我们都在努力。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