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理应收到保护。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近些年“毒教材”、“毒绘本”事件是层出不穷。
就在2月12日,一位母亲在给自家孩子买的一套绘本中,发现了令人不适的插画,有好几处女童的内裤都被作者“精心”刻画了出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还不是一个普通的绘本,而是一个入选了“10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推荐”,畅销500万册的日本知名绘本!
这到底是我们太敏感了,还是这个日本作者就是故意夹带私货呢?关键是这种“毒绘本”,又是如何在中国公开出版的?面对网友的怒火,出版社给出了回应。
出现问题的绘本名叫《坐巴士出去玩》,由日本绘画家间濑直方所创作,早在2011年就在中国进行了出版。
在评分网站上,一共有264人给出了评价,平均分高达9.3分。这款绘本其实是一个系列的,不仅仅有这一本,一共有7册。
《坐巴士出去玩》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坐着巴士出门游玩,去到了溜冰场、动物园、游乐园、百货商店等等地方,然后开开心心买了圣诞礼物回家聚餐。
从内容上来说,的确是较为适合幼儿理解,画风也是简单却不失温暖,能让幼儿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因此销量以及外界的评价都很高。
一开始发现插画问题的家长,也是出于这款绘本制作精良有创意,画面温暖,才选择进行购买。
有问题的插画描述的是去百货商店游玩,由于是圣诞节作者便给了一个下雪的场景,在画面中央靠左一点点的位置,有一位小女孩因路滑摔倒了,露出了白色内裤。
或许有人问了,仅仅是一点点,孩子们也发现不了,这无伤大雅。
可在整个系列的绘本中,这位日本作者的画风都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人物刻画几乎是能省则省,都是几笔就完事。可为什么就在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细节上,作者偏偏又画的这么精细呢?
很显然,这样的“刻意”描写摔倒露出内裤的情况,对于整个剧情、画面表达都没有任何帮助,可作者就是做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位妈妈发出“避雷”贴之后,另一位育儿博主在这位日本作者同系列的另一本绘本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一位女童在赶火车时露出了白色内裤。
如果说上一个就是摔倒不小心露出内裤,这个还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确是有可能发生。可这一个追赶火车的小女孩,竟然是从前面露出来的,根本不符合现实情况。
有美术专业的人士在评论区回复称,这个小女孩的身材比例很不对,动态非常别扭,他认为作者就是故意的,意图很明显。
若第一个摔倒的小女孩还能解释,可这个追赶火车的小女孩根本解释不了。
有评论认为,虽然这个画面非常小,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如果我们只是因嫌麻烦就让这件事过去了,不去进行纠正,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三观塑造上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这不是一个手工绘本而是由真实照片作为插图,那么还能理解,可这样的不合适的画面却是作者亲手一笔一笔画上去的,这不是衣服头发,少一根多一根根本没关系,偏偏就是这一笔,就能引起不好的想法,这种潜意识的“入侵”最为可怕!
面对巨大的网络舆论,负责引进这系列日本绘本的出版社也给出了回应。
出版社表示,这个系列绘本是引进日本的,创作思路可能与国内文化不符,目前已经接收到了读者的反馈,后续编辑会考虑进行调整更改。
我们再来掰扯掰扯这事儿背后的法律门道,按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社可不是简单当个"搬运工"就行,得拿着放大镜做好内容安检。
法律条文里写得明明白白,面向未成年人的出版物必须经过"特级安检"。这就好比给孩子们准备的食物,不仅要有营养,还不能掺杂任何有害成分。要是图书里混进了不适合的敏感画面,就像在儿童套餐里塞了瓶二锅头,出版社这"厨师长"自然难辞其咎。
具体要负什么责?法律清单上列得清楚,公开致歉、修改内容、下架召回都是常规操作。要是真对孩子们造成了实质伤害,赔偿程序可能就要启动了。不过具体要掏多少"学费",得看实际社会影响有多大,相关部门会拿着"计算器"仔细核算。
因此出版社的编辑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引进外版书时不能光看封面漂亮。就像海关检疫,不仅要查文字内容,还得把每幅插图都放在"显微镜"下审视。毕竟法律这把"尺子"量得严,从选题论证到印刷上市,每个环节都得绷紧合规这根弦。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给出版行业提个醒,未成年人保护是条高压线,童书出版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既要开拓视野,又要守住底线,出版社这个"把关人"的角色,可远比想象中要费心费力。
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我们要着重注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教材、课外读物这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
而对于出版社来说,更应该加强内部审核,无论是文字还是插图,都应该合理合法合规。特别是在这些针对儿童的读物上,不能因是国外知名绘本的引进,就忽视了对内容的审查!
儿童绘本中的“隐形毒药”该如何防范?面对争议插画,有人认为过于敏感,有人坚持必须严审。您如何看待这类文化差异带来的内容隐患?是家长过度担忧,还是出版审核失职?欢迎分享您的观点!您是否在育儿过程中遇到过类似“问题读物”?对于守护孩子的纯净阅读环境,您有哪些建议?评论区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参考资料
小红书账号“壮崽的科学育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