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越是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2024年11月02日19:43:07 育儿 1532

我是一位93年的妈妈。

昨天看了孩子上体能课的视频,他在班上是最高的一个男生,运动能力却是最差的,在高台往下跳的过程中,他不敢跳,老师有点失去耐心吼他,然后露出失望的表情。

看完我内心一下就不淡定了,我怕孩子会产生自卑和害怕的心理。

焦虑油然而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越是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 天天要闻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调整心情,冷静下来想,他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从高处跳下来的能力,可他采用了他能力范围以内的其他方式从高处下来了。

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都到达了目的地,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在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比父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可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却想让孩子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呈现。

这一刻,我知道我的焦虑是错误的,我也知道了我不应该在放学后因为他没有跳下来这个行为而去责怪他。

我们生活中遇到好多这样的妈妈,爱各种操心。

担心学习不好以后怎么办,担心小小的孩子身体不好怎么办,担心跟同学相处不好怎么办,担心没有当时班干部怎么办…………

当妈的都懂。

近两年,生气时或者大声吼孩子都会感觉有股气直冲天灵盖,导致头突突的疼。

身体原因治治着我不敢生气,那就忍,忍着也难受啊,那就抓大放小,把眼睛从她身上挪到自己身上,我的身体好了,孩子也没那么冲,学习成绩还提高了。

所以我有时候想,当妈妈的,每天那么多的操心,意义在哪里,能改变什么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越是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 天天要闻

有一句话说的好: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上一段的路程,而不能走完所有的路程,如果你一路都是扶着孩子在走路,那孩子自己学会走路的时间就会变得更长更慢。

你整天操心孩子的学习不好,整天焦虑,一到假日就带着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到头来孩子始终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走入了一个我替妈妈读书的奇怪逻辑里面。

一但离开妈妈就什么都不会了,或者说不愿意去做了。

这就是典型的。

你越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反观那些早早放手的父母,孩子一放学回家就自己知道做作业,一到假日就知道安排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可以玩,明白玩的度在哪里。

那是因为这样的孩子习惯了,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父母来安排跟操心。

所以,有些事妈妈懒一点挺好的,把握好度,从小就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事,写作业也是,你早早的写完时间就是你的。

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还会出现每天写作业时候,跟家长的“斗智斗勇”场面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越是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 天天要闻


想想看,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是不是特别烦恼父母没完没了的絮絮叨叨。讲好多人生的大道理。

其实,人生本就没有意义这一说。

一切的期望与价值,都不过是个人赋予的。你想自己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就会去编织。如果你不想,你也不需要这么做。

没有谁规定一个人的人生不能寡淡且无聊的。

为人父母者要明白,你所认为的意义都只是你自己的,什么生命的延续,什么基因的自我复制,什么人生后半场的延续,什么晚年的幸福…….

这些都不是孩子的,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孩子希望的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你愿意放手了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越是操心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