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觉得给孩子啥都安排妥了,孩子就能顺顺当当,生活就美美的。要是生活突然来点波折,孩子还是会慌了神。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这可太关键了。为了让孩子有这能力,就得甩掉那些过度插手的行为。
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一、包办代替,阻断儿女独立成长之路
好多家里,父母包办代替的情况可不少。从表面看,父母老爱帮孩子做决定。
小到今天穿啥衣服,大到选哪所学校、干啥工作。这种看似周到的照顾,其实不知不觉就抢走了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从心理上说,老被包办的孩子,容易有依赖心理。
他们心里觉得反正有爸妈顶着,不用自己想、不用自己试,时间一长,自信心和主动性就慢慢没了。
说到底,父母包办代替,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的侵犯,打乱了孩子正常的成长节奏。
《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话是提醒大家要珍惜劳动成果,知道生活不容易。可父母啥都包办,孩子很难体会到这些,也就难真正长大。
父母啥都包了,就像给孩子成长路上设了好多障碍,挡住了他们走向独立的路。
最后孩子面对生活挑战,没能力应对,难有成就。
二、短视教育,错失儿女长远发展之机
有些父母秉持短视教育理念,只看重孩子眼前成绩。
在这种想法影响下,他们一门心思盯着孩子学校考试分数,却不管孩子综合能力培养。
太看重成绩,家长就一个劲儿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去上各种短期提分的补习班。
时间长了,孩子被学习压得受不了,慢慢就没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没了兴趣这个动力,孩子学习很难走得长远,以后人生也难有突出成就。
《礼记·学记》提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好的教育该引导孩子立志,还能让他们一直努力。
但短视教育只看眼前成绩,不管孩子志向和长远发展。
所以,改变短视教育观念,是给儿女打开长远发展大门的关键,不然就老错过儿女成功的机会。
三、消极抱怨,侵蚀儿女积极向上之心
父母言传身教,核心该是给孩子积极引导和示范。可有些父母没意识到,自己平时消极抱怨,对孩子影响不好。
生活里有点不如意,他们就抱怨个不停,抱怨工作不顺、生活艰难啥的。这种消极情绪像病毒一样,慢慢侵蚀孩子心灵。
《论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开阔,能乐观面对生活,老消极抱怨的人就会陷入狭隘情绪。
父母老抱怨,就打破了孩子心里对积极生活的认识。父母得明白,积极乐观的态度,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只有家里氛围积极,孩子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追自己的梦,而不是在抱怨里没了前进动力。
创优咖情感寄语:
不是父母把路都给孩子铺好,儿女就能有出息。父母得改掉那些坏习惯,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儿女才更可能成功。
就像《论语》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自己做得正,不用命令孩子,孩子也会照着做;自己做得不好,就算说再多,孩子也不听。
不管生活有啥困难,父母用对方法引导孩子,孩子就能从中获得力量。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身边那些积极乐观、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和长远眼光的家庭,孩子往往更有出息?欢迎留言关注,一起聊聊更多家庭成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