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长牙齿时都会磨牙来缓解长牙的难受,何况长牙的孩子。
案例展示:
一位妈妈在喂奶的时候经常的被孩子咬伤,时间长就被咬出了血口子,由于喂奶时的疼痛导致无法继续,长期就憋出了乳腺炎。
还有一位宝宝无时无刻不在吃手指,手指上已经被咬的又红又肿,家长在孩子手上抹辣椒等办法都没有方法阻止孩子咬手指。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其实是宝宝进入了口腔敏感期。
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小宝宝就会迎来口腔的敏感期,一般这阶段会在4-12个月的时候出现,有些孩子三岁的时候还在口腔敏感期。
随着孩童口腔的功能逐步建立,就开始进入了用嘴巴认识世界的阶段,用嘴巴来获取信息与满足感,一般这种情况就说明孩子开始长牙了。
孩子就会出现咬人咬手指等情况,若是这时家长刻意阻止孩子吃手等行为,孩子就难通过口腔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会限制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但若是三岁后还存在咬人的情况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这时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孩子进入口腔敏感期该怎么办呢?
1 允许孩子用口腔探索世界
只有探索需求的到了满足,才能尽早的结束口腔敏感期。
家长在保证安全、卫生的条件下满足宝宝接触物体的需求。如牙胶、安抚巾等东西。
2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误食危险或不健康的东西时不要用抢夺的方式,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拿走物品。
3 满足孩子的口腔需求
孩子在感受到不同味道不同口感的食物需要得到家长充分的肯定。家长要提供各种不同的东西充分的满足孩子才能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口腔的敏感期。
所以孩子若是出现咬人咬手指等情况家长还是需要注意,这时意味着孩子已经进入了长牙期,注意日常的方式让孩子顺利的度过口腔敏感期,而等乳牙长出后日常也要引起重视,常常关注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若是有问题也能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