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2023年07月06日20:23:03 育儿 1891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文/兰妈谈育儿

成长中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

它播种在什么样的土壤环境下,就会受到怎样的养分吸收

清晨一大早,朋友就跟我抱怨了一件事:

9岁姐姐和8岁妹妹,因为一个玩具大打出手,姐姐还把妹妹的手臂给掐红了

看到泪眼婆娑的妹妹,要是换做以前,朋友这个妈妈肯定会说:“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还幼稚地跟妹妹抢玩具,说出去也不怕丢人”

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又有了不同的新看法

她觉得:“养育孩子,一定要温柔对待”

这个话题,又让朋友回忆起之前那段难忘的经历

那一次,随着躁耳的“哐当”一声响传出房外,就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一进房间就看到满地狼藉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地上有刚刚摔坏的陶瓷公仔,还有学习桌上的一些书本文具

看到妈妈推门而出,姐姐当时就急着解释说:“不是我弄的,我刚做好的手工作品,是明天参加活动要用的,妹妹看到后非要跟我抢,然后就不小心把这些东西碰掉了”

一通解释过后,姐姐那无处安放的小手、还有躲闪的眼神,瞬间刺痛了朋友

也就是那一次,她深刻地意识到:“妹妹是孩子,姐姐也是孩子,如果年长一些就注定要谦让妹妹,那是多么不幸的一件事…”

而自从有了新的育儿领悟后,每次姐妹俩拌嘴打架时朋友都假装很忙、暂时避开

有那么几次后,平时争吵不休的姐妹俩竟神奇地越处越亲

像之前动不动就哭闹耍赖的妹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懂得跟姐姐商量了

这就是成长中的历练,孩子也需要越挫越坚强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正如朋友的二胎养育,自从她温柔看待二胎打闹,把纷争这件事情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后

你会发现:小朋友之间能有什么坏心思,无非是抢个玩具的时候顺带争个宠而已

而在这份成长历练中,孩子最需要的养分就是来自父母的温柔

如果问“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下面这些例子后,我突然就醒悟了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01

“期待你长大,但又害怕你长大…”

前几天,带娃回外婆家时听说了邻居张嫂的事情

张嫂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和儿女们素来关系不好

特别是女儿出嫁后就像是销声匿迹一样,就连大年初二、端午节、和八月十五等传统团圆节,都得不到只字片语的关心,更盼不到能“回娘家”小住几日

按照张嫂的说法:现在都不把“娘家”当成家,那以后自己老了、去世了,估计都不会回来看一眼

我和外婆听完张嫂的抱怨后暗自咋舌,回家后甚至还没有走出来

于是,当迎面跑来的女儿撞向我后立马就杞人忧天地“打预防针”说:

“臭丫头,你以后可不能不要妈妈了”

而女儿听到这样的话后发愣了几秒,然后又抱着我的大腿甜甜地撒娇说:

“我才不会离开妈妈,我要永远跟妈妈生活在一起”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本以为有了女儿承诺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可外婆的一句话又把我拉回了现实

她说:“等着吧,也就是小时候还黏着你,等长大结了婚、生了孩子后,他们哪还能天天黏着你,关系好的还能常回家看看,关系不好的恐怕就像你张嫂一样,一年到头都盼不到女儿回家一次”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伤感:期盼孩子快点长大、又害怕孩子突然长大…

其实呢,成长就是意味着“离开”,长大也是孩子的必经之路

如果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想得那么长远,总是以高要求、或者“孝不孝顺”这个标准去要求孩子

你猜孩子会是什么感受?他们或许会觉得:爸爸妈妈太凶了,这样压抑的环境真让人受不了”

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本来就是一场因果关系,你前期带给孩子怎样的情感体验,他们后期就会散发出怎样的情感流露

温柔对待、友好沟通,便是建立良好因果关系的第一步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02

“我是这孩子的妈妈,有什么理由随便抛弃她…”

堂姐露露是大伯家领养的女儿

从小到大我谁都不羡慕,就羡慕堂姐的童年好运

因为堂姐有一个善解人意、还特别温柔的妈妈

那一年,大伯大妈已经结婚五年了,可迟迟没传来怀孕的好消息

大家都劝他们领养一个孩子,好让家里添加一些喜气

刚开始大伯还有些犹豫,可见大妈实在是喜欢小孩,就通过介绍领养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而恰巧的却是堂姐刚住进大伯家不到一个月,大妈就意外怀孕

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再看看身体虚弱的大妈,大家又劝她:“不如再找个人领养?”

当时,大妈强忍着虚弱的身体说了一句话:“我是这孩子的妈妈,有什么理由随便抛弃她…”

多么温柔的一句话呀,哪怕当时没有身处其境也能完全被这句话感动

后来,堂哥出生后表姐的家庭地位依旧没有动摇,甚至还比以前更受宠爱、和关照

都说情绪是会传染的,在堂姐的身上我就看到了答案

听爷爷奶奶说,小时候的堂姐是一个爱哭、还特别倔犟的丫头

明明是很小的一件事都能哭上半天,如果哪一件事没有如意那更是闹腾得家庭不宁

大家都觉得堂姐就是被惯坏了,所以才经常无理取闹,你骂她几句就知道安分了

大妈却不那么认为

她觉得:“孩子是用来爱的,并不是给你骂的…”

于是,在十年如一日的成长岁月里,我从未看过大妈大发雷霆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温柔以待的那些日子,尽管堂哥堂姐也有犯浑的时候,可一看到温柔的母亲就调皮不起来了

这就是情绪价值,一个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的母亲,给孩子所带的感觉也是理智、安宁

再后来,在亲友的祝福下堂姐出嫁了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此就是一门亲戚了”

可堂姐却不那么认为

出嫁3年以来,她一直都是:日日问好、天天分享

如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的情况,也会发一个关心、或问好的表情包

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聊天还不会冷场,堂姐总是会变着花样地活跃气氛

有时候会分享工作、生活上的经历,有时候还会吐槽路上遇到的奇葩事儿…

我曾经问过堂姐:“你每天都跟大伯大妈联系,会不会忙不过来呢”

堂姐告诉我:“我妈就我一个女儿,再忙不过来也要牵挂,他们再苦再难的时候都没有抛弃我,我有什么理由抛下他们呢…”

一番话让我自愧不如

原来情绪这东西真的是具有传染性,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孩子将来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去回应你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03

“我不是对谁都受虐,只会对最爱的人妥协…”

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你对孩子生气,孩子非对你抱大腿撒娇

•你越嫌孩子烦,他越是一直跟在你身后

•你骂孩子不听话,孩子哭着求饶:以后不敢了

明明被骂、被凶了,为什么孩子还要反过来求抱抱?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很有说服力:

孩子不是“受虐狂”,他们只不过是“一根筋”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你以为孩子反过来求抱抱、服软认错,只是被骂后的一种受虐反应吗?

并不是

孩子只有对最爱的人妥协,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也害怕被抛弃呀……

小时候的我就是如此

妈妈因病早逝,我一直跟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对我很好,只不过她有一张“不饶人”的嘴巴,伤起人来真的是“毒”进人心

特别是儿时上学那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家要做的事情,不是上山把牛赶回家、就是到地里给家猪找吃食

那完全没有自由的童年简直让人窒息

有时候我也反抗、倔强过,可外婆的“毒嘴巴”立马就上线了,她会说很多狠话让我知难而退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狠话就是:“你就是个讨债鬼,我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要为你受这么多苦”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还有一次,我陪外婆去车站接务工回来的舅舅

因为天气太热,我坐在地上闹脾气地缠着外婆买冰棍吃

本来以为一哭二闹三耍横就可以达到目的,可外婆却大发脾气:

“你再瞎闹,就给我滚,以后都不要再回来了”

说罢,外婆扭头就走

也就是那一次过后,我再也不随便顶撞外婆了,因为我害怕真的会被抛弃…

其实,有一个在你生气、发脾气、甚至你骂人时,还知道服软、求抱抱的孩子是多么的何其有幸

那个时候也应该是孩子最爱你、最在乎你的时候吧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04

“我也不想犟嘴发脾气,是你们都不信任我…”

去年在公园放风筝时,看到这样揪心的一幕

一个女孩被一个男孩推倒,女孩当时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男孩显然有些手足无措,他着急忙慌地跟女孩父母解释说:“不是我,我们是在玩游戏,不小心把她碰到了”

女孩父母先是检查伤口,好在当时是冬天,有厚衣服护身也幸免一难

于是,女孩的父母并没有继续深究

可男孩的父母却不纵容,他们大声呵斥说:“你能不能有点男子汉的担当,做错事就道歉呀,要不然以后谁还愿意跟你玩”

在父母的强势命令下,男孩拖着受伤的神情对女孩鞠一躬,然后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声:“对不起”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可道完歉的男孩突然反手揪住自己的头发,还发了疯地使劲扇自己巴掌

这一幕让父母更暴躁了,他们怒喊着:“怎么着,让你道个歉还错了不成,你这是做给谁看?存心给我找难堪是吧”

男孩不语,沉默几秒后突然抬头恶狠狠地看着妈妈,然后低吼着说:“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我是你儿子呀,又不是你路上捡的野孩子…”

这件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像男孩之所以会极端到自我攻击,主要是他身上的愤怒和悲伤无处释放

我们希望孩子懂得承担、知错就改,这是好事,但是不是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些动不动就犟嘴、发脾气的孩子,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更不是故意为之

从情绪和行为反射来说,这就是一种不被父母所理解、所信任的愤怒感

你以为孩子自我伤害就不疼吗?错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因为身体疼痛要远比心理上的疼痛稍加轻松,所以孩子无处宣泄时只能自我攻击

但倘若我们换一种态度、换一种角度去沟通,孩子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一句“宝贝怎么了,放心地跟妈妈说说”,这就是信任

而信任是理智的,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情绪引导,能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是健康的,特别是心理健康是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种养分

所以,孩子犟嘴发脾气了,父母先别急着生气

从信任开始慢慢走进人心,你对孩子的每一次温柔以待,都是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契机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一些?看完这些例子后,突然间就醒悟了 - 天天要闻

那么,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温柔些”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矿泉水” - 天天要闻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矿泉水”

92岁高龄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奶奶,检查出腹腔内长出巨型囊肿,面对棘手病情,珠江医院妇科团队在多学科协作下打破高龄“手术禁区”,仅用28分钟成功为患者抽出9000毫升的囊肿液体,相当于18瓶500毫升矿泉水,为患者赢得生机。92岁奶奶3个月内腹部长出“西瓜”92岁的李奶奶(化名)因行走困难长期卧床,自今年2月以来,腹...
孕妇吃樱桃的“隐藏福利”,不知道就亏大了! - 天天要闻

孕妇吃樱桃的“隐藏福利”,不知道就亏大了!

怀孕后,准妈妈们在饮食上总是格外谨慎,每一口食物都关乎着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樱桃作为春夏季节备受欢迎的水果,因其色泽诱人、口感清甜,让不少孕妇垂涎欲滴。但也有准妈妈心存疑虑:樱桃孕妇可以吃吗?今天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帮助准妈妈们科学、放心地享受
孕中期准妈妈必看!榴莲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闻

孕中期准妈妈必看!榴莲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对于孕中期的准妈妈们来说,饮食选择直接关系到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每一口食物都需要谨慎考量。榴莲,有着“水果之王”的称号,以其独特的气味和浓郁的口感闻名,然而,它也因高糖分、高热量让不少准妈妈望而却步。那么,孕中期的准妈妈到底能不能吃榴莲呢?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闻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团在香港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推出金领冠珍护铂金、金领冠托菲儿敏益、金领冠托菲儿敏初三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发布会现场,伊利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与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达成战略合作,将全面进入香港200余家万宁门店及线上销售,正式登陆香港市场,标志着伊利婴幼儿营养品...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闻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来才知其中味。岁月沉淀,我们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们更懂亲情;阅历多了,我们才体会到父母引导的意义。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适度引导,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东西,能让我们在岁月长河里稳稳地走。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