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笔者近来拜访友人,无意间看到他的孩子正在居家,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发现了这个小孩似乎有些怕人,见到客人来家做客,竟吓得跑回自己的房间躲起来不再出来,别人问话都不敢大声回答。
还有在吃饭的时候,默不作声地吃着东西,偶尔会有几声训斥,孩子更加害怕了。这恐怕是和这个家庭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谈一谈孩子正确的教育问题。
一、父母这4句“口头禅”尽量别说,娃容易变得自卑,特别是最后一句
孩子每天与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和家长在一起,所以潜移默化地会受到一些或好或坏的影响。在他们的世界里,父母就是正确的,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将决定孩子的命运。
1.“家里不要你了”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对孩子的一种排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将幼小的心与稳固的温暖剥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于事无补;孩子不听话的确令人很愤怒,但是却不能用如此简单直白的表达出来。
因为孩子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并不是故意让爸爸妈妈生气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道理来说服孩子遵守诺言,达到教育的目的。
2.“怪物要来了,把你带走”
这句话是用恐吓的方式使孩子在害怕、恐惧、畏首畏尾的前提下达成一致。表面上看来很有效果,殊不知已经给孩子的内心深处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他们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会屈服于现实,并且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敢怒而不敢言;对于家长而言,似乎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作用,只能是越来越陷入困境之中。
3.“太笨了吧,将来怎么办?”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表示,诋毁型教育不仅不会促进儿童的进步,反而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阻碍;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务必小心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从正面启发孩子进行思考,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错过他们本身精彩的成长。
4.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好
恶意攀比心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和负担,他们会在无形中失去了自我,也会失去自信心和自尊自爱自重的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了谦卑型人格。
二、孩子如果是胆小的性格,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1. 社交障碍
不敢当众讲话、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胆小懦弱的表现;儿童时期形成的人格在后天是不容易改正的,所以要高度重视起来。
2. 被其它人欺负
因为过于软弱,表现的非常没有信心,让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就会排斥,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变成新的障碍,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害怕自我表达
由于担心说错话而不被集体认可,往往在角落里面低调地生活,日子久了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千万不要形成讨好型人格。
三、如何让孩子的胆子变大一点呢?
1. 有耐心的引导孩子从头到尾都对一件事情负责
在一件独立完成的事情中找回自信,时间长了也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在自信心的世界里畅游的感觉真的很美好,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对孩子微笑,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2. 适时加油打气以示鼓励
天生胆小的孩子需要家长给予多一些耐心和专心,他们在爱的鼓励和信任的时候会焕发出潜能和力量,这无疑是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可以帮助孩子走出阴霾,体验非同凡响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3. 在调节家庭气氛中下功夫
和谐社会的家庭环境也很重要。对孩子的理解需要充足的准备和面对一切的勇气,陪伴的日子是暖暖的时光,孩子的心情真的很多变,当父母理解了心理需求或者真实想法的前提下,孩子会感到轻松愉快,会有更好的精力来应对学习中的问题。
笔者寄语: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也会有后天的影响;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天使,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要知道孩子有一些性格方面的缺陷就要及时纠正并加以保护,假以时日就会发现孩子也在一点一点长大成人,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无限的潜能,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找到生活的闪光点,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