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精读|《家庭会伤人》Ⅳ:不健全家庭带来的创伤

2022年07月01日15:19:29 育儿 1141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不健全的家庭系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发展。

上瘾的父母

好书精读|《家庭会伤人》Ⅳ:不健全家庭带来的创伤 - 天天要闻

本书的作者约翰是在酗酒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父亲因为酗酒经常不在家,最后他的父亲离家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由于他是家中的长子,为了配合母亲和家庭系统的需要,他成了母亲精神上的丈夫,变成了弟弟妹妹的“小爸爸”。


约翰曾饱受酒精的折磨长达17年,直到通过漫长且艰难的复健才得以康复。他的家庭让他形成了讨好别人、寻求赞同、责任感过分强烈、严重自我批判、有强烈的控制欲等人格。


在约翰的家庭系统中,虽然酗酒的是父亲,但由于母亲与父亲相互依存,深陷在痛苦中,没有余力照顾孩子,母亲也成了家中另一个上瘾的人。


一对上瘾的父母,都自卑而需要照顾,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无法自爱,自然无力关爱孩子。他们在心理上把他们的孩子遗弃了。除此之外,虐待、把孩子卷入父母的战争中也是遗弃行为。


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会因为被遗弃的羞愧而产生强迫行为,他们会追求更多的爱、金钱、美食、注意、赞美……来填补自己灵魂的破洞。


酗酒家庭向我们说明了强迫性家庭的典型,实际上,其他失去功能的家庭也具有强迫模式。强迫行为还会以思想偏差的方式出现,比如强迫性的担心、过度注意细节等。


在强迫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延续这种病态并持续这种恶性循环。


上瘾行为不单单指酗酒、吸毒或嗑药。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比如,工作狂、情绪上瘾、饮食失调、思想偏差、宗教狂等。对任何事情的过分狂热,都有可能上瘾。


情绪上瘾是最司空见惯的一种上瘾行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我们会通过其他事物来掩饰或转移我们真实的情绪。


比如,男人会用愤怒代替恐惧,因为愤怒会让他感到强壮有力;而有的人会用愤怒掩饰自己的羞愧感;也有人会用大笑来转移自己悲伤的情绪。


上瘾的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也不让孩子满足需求。家庭问题被否定和忽视,从来不曾解决过。家庭中的成员用强迫行为来发泄心中的痛楚,用上瘾行为来掩饰或转移寂寞、抑郁和失落,而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失望和无力,因此,强迫行为和上瘾变本加厉。


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情绪上瘾的人,喜怒无常,经常莫名其妙就发飙,然后就乱骂、羞辱、贬低、抱怨。直到近几年才有点好转,但当她情绪上来时,仍然是什么难听说什么。

家庭中的黑暗死角

好书精读|《家庭会伤人》Ⅳ:不健全家庭带来的创伤 - 天天要闻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挨打的经验,我们也经常听到“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话,“孩子是属于父母的”也成了父母打孩子的理由。因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所以一旦孩子不尊重或服从父母,就要被打。


在暴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无意识地把自己所遭受的暴力施加给他周遭的人身上,他给到别人的暴力,甚至超过了他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暴力。


朋友的孩子小胖,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来自父亲的语言暴力和影响。心情好的时候,他是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他身边的人身上。他还会像他的父亲那样用最难听、最有侮辱性的语言去骂身边的人,包括他的母亲。


有一次,他和他妈妈在我家,我听到他在放阿黛尔的歌,那首歌正好我以前也唱过,就放给他的妈妈听。他听到后就说我唱得如何如何得难听,用了很多贬低的语言。他妈妈本想告诉他是我唱的,但被我拦住了。


我就说既然你觉得你唱得好,那你唱给我们听听呗。然后我就打开软件给他放伴奏,他就用他的手机放着原唱,跟着原唱唱。我告诉他不可以跟原唱,他就把原唱关了,唱了没两句,他突然崩溃,边哭边扇自己耳光边对自己说:“我怎么唱得那么难听?我的声音怎么那么难听?我长得又胖又丑……”他的行为吓到我了,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孩子情绪崩溃会这样,当我看到他的母亲很淡定时,我知道他这样的崩溃行为是经常发生的。


后来,在朋友的口中得知,小胖的父亲在崩溃时又哭又笑、自我贬低、扇自己耳光。虽然小胖的父亲经常羞辱他,但他很崇拜父亲,于是,有样学样,继承了父亲的行为模式。


暴力还有一个“孪生兄弟”,那就是虐待。小胖扇自己耳光的行为就是一种虐待,只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虐待。


在病态的家庭里,虐待就是家常便饭,虐待行为包含拳击、打耳光、揪头发、勒颈、脚踢、用皮带抽打、关小黑屋等,都是虐待行为。


前段时间又上了热搜的某明星,就是以拳击的方式来对待前妻,甚至连前妻怀孕都不放过。和前妻离婚后,他的现女友成了他的“沙包”。


除了身体虐待以外,最严重的虐待就是性虐待。性虐待包括乱伦、性侵,而乱伦是所有性虐待和暴力行为中,最让受害人羞愧的。


电影《珍爱人生》中的黑人女孩布莱希斯,父亲是个酒鬼,她被亲生父亲强暴了两次,并且都怀孕生下了孩子。布莱希斯的母亲没有工作,觉得是女儿把自己的丈夫抢走了,对女儿有嫉妒,也有恨,她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女儿身上,每天逼女儿吃油炸食品,布莱希斯的体重因此严重超标。


后来,布莱希斯去了一家专为“问题孩子”开办的公益学校,并得到了芮小姐的帮助和鼓励,她决定勇敢地向社区和政府说出自己的遭遇。


最终,在各方的帮助下,布莱希斯的父母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布莱希斯也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很多被虐待的人无法离开虐待他的环境,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而因为他们习得的无助感,让他们离不开。他们也曾试图逃离,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了受虐待的地方,在他们尝试了所有的努力之后。他们会有深深的无助感,所以,他们就开始听天由命。


每一个施暴者,都曾经是受害者,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受害者的角色里,并让自己成为施暴者,可悲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活成了他们最讨厌的人的样子。


家庭中的情绪虐待

好书精读|《家庭会伤人》Ⅳ:不健全家庭带来的创伤 - 天天要闻

桃乐蒂·罗·诺特说过:“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指责;生活在敌意中的孩子,学会战争;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学会自贬。”桃乐蒂的话,道出了家庭中的情绪虐待。


情绪虐待是一种心理伤害,它就像空气一样不知不觉就渗入到了我们的生命中。三岁前儿童在情绪上得到的照顾和满足,对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儿童需要的六个方面的情绪需求:


一、在出生后的头十五个月内,婴儿需要一个温暖的人在身边,这个温暖的人要有慈爱的眼睛,对他健康的自恋给出反应、共鸣和肯定。如果这种自恋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成年后可能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


二、在婴儿时期需要来自父母的接触来获得情绪上的抚慰,如果父母因为情感的压抑,无法给予孩子所需的接触,这对婴儿来说是致命的缺陷,那么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用闯祸、惹麻烦等不择手段的方式,甚至用不健康的方法来获得情绪上的抚慰。


三、孩子需要从照顾他的成人眼中看见全部的自己,以便来学会接纳自己。如果孩子只有在微笑、开心等“听话”的时候被接纳,在哭闹、愤怒等“不听话的时候不被接纳的话,那么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一旦触碰到自己不被接纳的这部分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自己内在的父母在用眼神或语言斥责自己。


四、孩子在一岁半的时候就会出现自主需求,也是个人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寻求自立的开始。在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里,羞愧感是最大的危机。在不健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经常受到父母的羞辱,因此也会产生过多的羞愧,而过多的羞愧会造成孩子的自贬心理,就像前面说到的小胖一样。


五、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经历适当的痛苦和磨难,并学会去拿到痛苦和磨难背后的礼物,让自己的心灵成长。溺爱孩子的后果我们已经见到很多了,所以才有那句话“每一个熊孩子背后,至少有一个熊家长。”


六、两岁的孩子需要可信赖的父母来帮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寻找自己的限度及自我,而青春期的孩子则需要自我坚定的父母给他支持。另外,孩子还需要情绪稳定及可预测的父母,也就是说,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喜怒无常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为了生存而配合父母的情感需求。


如果我们在三岁前没有得到上述的情绪需求,那么我们的情绪就会有缺陷,我们的人格也会有缺陷。


我一直被我的母亲情绪虐待到现在,在我不知道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自己知道了我一直生活在我母亲的情绪虐待中,这样的虐待也让我变得和我的母亲一样,喜怒无常,在外人面前温和有礼,在亲近的人面前各种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我能够理解我母亲的情绪虐待和情绪上瘾,我父亲的所谓“隐忍”,也能够明白各种坏脾气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表现,而我也会在适当的时机,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帮他们简单梳理他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让他们开始学会去爱自己。

当孩子在家庭中对压力已经习以为常时,就会发展出某一套行为模式作为生存法则,直到长大后,这些行为模式仍然持续存在。


人很难放弃求生存的防卫行为,它们保护着我们,我们也依赖它们而生存,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力量。


在各种状况里,我们都养成一种对在外事物的依赖,而忽略了自己。为了照顾父母、满足家庭系统的需求,我们放弃真正的自己;为了生存,牺牲自己的真我。我们学习防卫以掩盖被羞辱、被孤立以及跟自己分裂的痛苦,这些求生行为使我们变得无力而在精神上宣布破产。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体面地拒绝孩子养宠物:亲子情感引导的艺术 - 天天要闻

如何体面地拒绝孩子养宠物:亲子情感引导的艺术

#孩子不愿意把宠物送人怎么办#春天的脚步轻盈,孩子们的心也跟着萌动起来。宠物店的小窗里,毛茸茸的小生命们似乎在向他们招手:“带我回家吧!”孩子们的心,就这样轻易被俘获。然而,家长们却在心里打起了小鼓:“这小家伙,可不简单啊!”孩子们对小动物
孩子闹着要养宠物,宝妈机智应对术 - 天天要闻

孩子闹着要养宠物,宝妈机智应对术

#孩子不愿意把宠物送人怎么办#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连带着孩子们对宠物的渴望也蓬勃生长。学校门口的宠物篮成了他们的“致命诱惑”,家长们则在背后默默叹气:又来了,养宠物的拉锯战。身为宝妈,你深知孩子的热情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 - 天天要闻

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

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草书范本,诸如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东汉张芝的《冠军帖》等等,这些经典的范本,也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典范,那么,问题来了,初学者学习书法,能从草书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