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奶爸
导言
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力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足的核心。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也自然成为父母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家长眼中,认为想让孩子拥有“竞争力”,就是让孩子有多项技能,所以才会有家长像发了疯一样,不管家庭的经济负担,拼命给孩子报名“兴趣班”、“培训班”,但事实上,父母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如今有太多的父母,开始控制孩子“玩”的时间,认为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未来,但事实真实如此吗?
马云曾说过: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多少都会有出息。
这句话并不是瞎说的,对于孩子来说,玩,就是最直观的学习方式,而且知道如何去玩的孩子,未来注定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说,有时会“玩”的孩子,更有创造力。
儿童教育家马德里斯曾发表过一番文章,大体的意思是:运动和玩耍时孩子学会观察、认识、理解等都是孩子大脑智力开发的关键。
不仅国外的教育家针对孩子教育发布看法,而且我国的鲁迅先生也曾在《风筝》中提到: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玩具还是孩子心中的“天使”。
所以从种种迹象来看,培养孩子“竞争力”并不是用“学习”去绑架孩子,而是用“玩”去解放孩子。
在父母眼中,“玩”可能是浪费时间,但在孩子的眼中确实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由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和思考方向不同,所以在父母眼中,孩子玩泥巴、玩玩具这些都是很“幼稚”的举动,但在孩子身上却是开发思维,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玩”才是提升孩子竞争力的核心
不要小看“玩”,玩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帮助,美国二胎发育专家埃尔金德表示:“玩”是孩子一种学习方式,如果不“玩”,那么孩子就会缺少很多的学习机会。
其实,我国那些所谓的“神童”,并不是从小受到了多么严格的教育,而是他们的父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
制止孩子的“玩”,就等于断绝大脑与外界的联系,当孩子每天看着枯燥无味的书本时,当孩子每天听着超出年龄的内容时,这真能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
这些内容不仅不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甚至是对未来上学学习的渴望。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儿童大脑的发育,有三大启蒙法宝:运动、阅读和游戏。
这里面是不是没有学习?就算是阅读也是在孩子兴趣之上,阅读孩子有兴趣的内容。
也就是说,父母禁止孩子玩游戏,就是在影响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影响孩子大脑的开发。
国外有一项报告中明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孩子“玩”的时间减少了25%,而使用电子设备和被父母强制学习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合理、健康地“玩”才是孩子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那么就要让孩子“玩”,而且是用正确的方式去“玩”。
结尾
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这是许多父母在思考的问题,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方式,那就是“玩”。
多数父母认为“玩”没有用,甚至还会耽误孩子,但事实上,正确的“玩”才是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竞争力,开放孩子大脑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