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好久不见,最近太多重磅发布会了,我们只好连续几天都提早发布...
华为 Mate50 正面 PK iPhone 14 ,大家会怎么选呢?
从总体产品力上看,iPhone 14 系列还是略胜一筹的,吊锤安卓几代的处理器,完备的生态,以及重磅功能卫星通信都能支持,确实没啥好挑剔的。
从账面上看是这样,不过有些朋友在后台留言表示,现在还买 iPhone 就不怕被美国监听吗?我不敢...
这一时老狐都懵了,啥时候曝出这么重磅的负面信息的?
过了好一会才意识到,其实是前几天央视报道的,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 NSA 网络攻击的事。
同时还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长期对中国的手机用户进行无差别的语音监听,非法窃取短信内容,并对其进行无线定位。
美国监听国内用户手机,那么很多用户自然会联想到 iPhone 了,也怪不得他们会担心新的 iPhone 不安全,所以,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央视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使用了 41 种网络攻击武器,窃取西北工业大学的重要数据。
并且在开展相关网络攻击活动前,NSA 就已经安插好“内鬼”,拿到了美国多家大型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设备管理权限。
这些设备掌握着中国大量通信数据,使得美国能持续侵入中国国内的重要信息网络。
好家伙,美国多家大型知名互联网企业是吧?这就是实锤的意思了吧!
这里的互联网企业,基本大家想到的肯定都在里面,但真论哪些品牌被监听了,首先排除安卓,谷歌在国内服务是 404 ,所以安卓用户这次反倒安全了。
至于大家关注的苹果手机,服务在国内是启用的,但服务器其实也是在国内的,因为从 2018 年 2 月 28 日起,国内的 iCloud 服务器就转到了云上贵州。
云上贵州大家都懂,国有独资企业,所以,我们国家也有后手的,不是随便就能让别人来偷数据。
手机这块大家可以稍微放点心了,在厂家层面的泄露肯定是没有的,服务器都在国内,老美肯定拿不到。
央视所说的无差别监听,是国家等级的攻击,得用更先进的技术才能拦截。
而本次攻击事件,正是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 360 公司联合调查公布的。
没错,就是很多朋友电脑上安装的那个 360 ,虽然槽点很多,但在安全这一块 360 还是很领先的。
根据 360 老总周鸿祎的微博,他表示国家级攻击对我们最大的威胁就是过去我们看不见这些攻击,某大国对我们形成了长期 “单向透明” 的优势,以至于我们很多单位被攻击了还不知道。
对于他人的“攻击”,你一定要跟别人同水准才有还击之力,不然的话,只能做别人的玩具,任人鱼肉。
如今,360 突破了 “看见” 这一卡脖子难题,发现并处置国外网军的多次潜伏渗透。
所以,手机层面的信息泄露,我们可以放宽点心了,因为国家安全等级已经提升到能看到然后拦截的程度了,无差别监听行为将会得到遏制。
在老狐看来,未来更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车联网应该能算一个。
早前滴滴的审查结果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作为曾经国内第一的网约车平台,不保护好用户数据,以及国内敏感的通行信息,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网约车的下半场毫无疑问就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化更高,全部数据都通过网络服务器处理,一旦被侵入所有数据就会暴露无遗,更严重的是,汽车的控制权也会一并被剥夺。
就像本周发生的俄国最大打车平台 Yandex Taxi 遭黑客攻击事件,恶意黑客在网约车应用 Yandex Taxi 上一口气预约几十辆出租车,直接导致莫斯科发生交通堵塞。
虽然这次的入侵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得到解决,但未来随着更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它们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很多网友都表示,未来真到了危急关头,这些不受控的智能汽车会不会就成了敌人的武器,反过来攻击我们呢?
要是电影,这种场面真出现不少,不过这种极端情况,现实太难出现了,毕竟到了拼刺刀的时候,车不车已经无所谓了。
现阶段,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美国已经对中国形成了全面的封锁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突围。
明面上的操作,大家不陌生,从最开始的国家层面的贸易封锁,现在美国已经转变为精准的点对点制裁。
从华为到最近的芯片法案,美国明摆着要封锁中国的高端科技发展,我们做好应对措施了吗?
暗地里,就如此次的西北工业大学攻击,美国已经有 10 年以上的攻击行为,哪怕这次被暴露了,但下次肯定会以更隐秘、更迷惑的身份出现,我们能及时的发现并拦截吗?
放在以前可能这是无解的难题,但现在,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
暗地里的攻击,360 的全网数字安全大脑,能看见发现并处置国外网军的潜伏渗透,后续还可以通过平台和 SDK 的方式提供给生态厂商,能它们快速建设和增强自身的安全分析能力体系,从而对抗未来的攻击风险。
至于明面上的打击,就更有更多的手牌了,就从限制最死的先进制程工艺来说,美国禁止对华出口 14nm 及以下先进制程设备。
同时限制芯片设计 EDA 软件出口,使得国内芯片设计的 “天花板” 将会被锁死在 3nm 以内。
看似很严峻的局面,但目前国产 14nm 光刻机已经看到了突破的希望了。
根据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的说法,目前 90% 的科技产品,都可以使用 14nm 或 28nm 芯片方案解决。
哪怕功耗和性能差一点,但只要能完成国产替代,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和突破,从而解决“卡脖子”局面。
还有近期刚被限制的高端 GPU 芯片,国内同样有壁仞科技这样的企业提供替代产品,其实国产自主科技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努力。
虽然国内的科技产业被打压得很惨,但危机同样是机遇,只要我们能挺住并完成国产替代,那么我们的好日子真不远了...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美国为何盯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细节披露
快科技:俄罗斯 Yandex 打车 App 被黑 几十辆出租车让莫斯科 “堵上加堵”
微博@周鸿祎
抖音@搜狐财经
壁仞科技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网
苹果官网
编辑:猪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