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笔记】早期投资的“术”(1)尽调浅谈

2020年10月02日20:48:23 科技 1377

一、从信息角度看投资

与直观的认识不同的是,投资人并不经常直接跟钱打交道。实际上,跟投资人互动最多的是信息。在投资活动中,投资人基于信息,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其中的一小部分判断,变成了投资决策。投资的金额只会影响收益或者损失的大小,但是影响投资成败的,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股神”沃伦·巴菲特曾说过:我的工作就是阅读。《投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华德·马克斯则明确指出:投资者本质上只有两种优势——信息优势或者分析优势。

驱使笔者利用2020年的国庆假期写这组文章的,是有感于市面上谈论投资之“道”的文字太多,而研究投资之“术”的文字太少。对于投资来说,最重要的肯定是“道”,但是如果没有“术”的支撑,“道”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笔者和所供职的投资机构是“价值投资”的拥趸,但是仅凭价值投资的原理和思想,是无法做好投资的。投资工作的性质,更像工匠的手艺活而不是科学家的理论研究。

上世纪60年代,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反超美国汽车企业,靠的是“持续改进”。颠覆式创新总是很难,而渐进式改进却可以持续进行。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提高获取信息的维度和质量,如何在纷繁复杂、相互矛盾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理解,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判断,都是可以不断修炼和精进的。

本组文章聚焦于早期投资的“术”——如何跟信息打好交道。在投资机构的项目投资流程中,尽调和判断,是跟信息获取、处理和判断密切相关的。这组文章,主要讨论早期投资的尽调和判断。本篇先从尽调谈起。

二、什么是好的尽调?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简称“尽调”或者“DD”)是投资机构投资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尽调主要包括业务尽调、财务尽调和法务尽调。对于早期投资来说,业务尽调的占比非常高,因此本文主要讲业务尽调。

尽调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验证前期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为分析项目的投资价值、风险获取和处理信息。

基于这个目标,一次好的尽职调查应该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好的尽调=问题意识+充分信息+科学思维+理性思考

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就是在尽调过程中,要反复、慎重考虑的关于项目的核心问题。不同项目的核心问题是有较大差别的,有的是核实前期得到的关键信息、有的要验证项目的投资价值是否成立、有的是要发现项目的潜在风险、有的是研究行业的竞争格局……

因为受限于各种因素,尽调很难面面俱到,因而必须是有侧重点的。问题意识可以引导尽调的重点方向。从这个角度,尽调和判断是密不可分的。缺乏问题意识的尽调,很可能是流于表面的,对于后期投资判断的支撑是不足的。因此,项目人员在忙碌的尽调工作中,必须经常提醒自己要为哪些核心问题寻找答案;投资机构应该在尽调开始前要求项目人员梳理尽调核心问题,并在尽调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2.充分信息

在尽调中,充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轻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尽调中获取的信息总体上分为两类:项目方配合提供的和投资机构自主获取的。前者主要是关于企业本身的信息,后者主要是行业信息。获取前一类信息,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方的配合度和诚信度,后者则是投资方的行业积累。

【投资小笔记】早期投资的“术”(1)尽调浅谈 - 天天要闻

早期项目投资有很多不利条件,但是一般而言,初创期企业的配合度和诚信度是比较好的,有利于投资机构的信息获取。但是企业方仍然有可能由于融资的紧迫性,提供带有误导性的和片面性的信息。验证企业方提供的信息,有两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多信源交叉验证和长周期跟踪。多信源交叉验证是指将访谈信息与书面信息、不同访谈对象之间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尤其是比较关键的信息,一定要有多个信息源。长周期跟踪,则是对企业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和走访,注意企业提供信息的时间先后的一贯性。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是企业创始人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对于这一点,要多留心,多从细节观察。一旦发现创始人的诚信度有问题,尽调就应该停止了。

在早期投资的信息获取中,更为关键的是投资机构的行业积累。笔者所供职的投资机构内部对产业投资机构下过一个定义:自带行业认知和资源的投资机构。可以说,早期投资机构必须是产业投资机构。行业积累是个慢功夫,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而且要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极其考验投资人的背景和耐心。如果要上升到整个投资机构,则要求这家机构必须是一家长期主义的机构。

3.科学思维

对于好的尽调来说,带着问题意识获取了大量有效信息,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信息的处理。因为信息来源不同、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信号又有噪音、互相之间缺少逻辑关系等原因,第一手的信息还只是“数据”,仍有待加工成可以支撑投资判断的信息。为了加工好信息,投资人工具箱里需要有两样趁手的工具——科学思维和理性思考。

关于什么是科学思维,科普作家汪洁整理了十五个要点:

(1) 能区分事实和观点;

(2) 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3) 知道什么是信息源;

(4) 能大致判定信源可靠度;

(5) 能用统计眼光看现象;

(6) 能区分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

(7) 能区分因果性和相关性;

(8) 懂得基本的逻辑规则;

(9) 知道什么是类比,什么是逻辑推演;

(10) 了解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概念;

(11) 了解科学共同体是怎么回事;

(12) 能区分哲学思辨和科学思考;

(13) 能明白经验不等于规律;

(14) 知道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的含义;

(15) 能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具备可证伪性。

这十五个要点,尽调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比如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思考创业公司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将来是否会成为主流的问题——相比于分析技术路线本身的优缺点,更有效的方式是去看行业大公司选择的方向。

客观地讲,科学思维是反直觉的,因此人总是难免犯这方面的错误。但是相比于后文要讲的反人性的理性思考,掌握科学思维还是相对容易的。投资人应该注意时常对自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注意保持严谨谦逊的态度。从笔者的经验看,尽调中因为缺乏科学思维而最常导致的错误,就是对来自于企业的信息缺少甄别。对于企业方提供的信息,必须始终用怀疑的眼光——是否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提供的是事实还是观点?逻辑上严密吗?有扎实的事实依据吗?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线性外推吗?

这篇先到这,下一篇重点讨论下尽调中最难做到的一点——理性思考。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CertiK:向Kraken报告安全漏洞后员工却遭到其安全运营团队的威胁 - 天天要闻

CertiK:向Kraken报告安全漏洞后员工却遭到其安全运营团队的威胁

PANews 6月19日消息,区块链安全机构 CertiK 宣布在 Kraken 交易所发现了一系列严重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导致数亿美元的潜在损失。CertiK 的调查显示,Kraken 的存款系统无法有效区分不同的内部转账状态,存在恶意行为者伪造存款交易并提取伪造资金的风险。在测试期间,数百万美元的虚假资金可以被存入 Kraken 账户,并提取超...
雷克沙发布首款三防高速移动固态硬盘ARMOR 700 - 天天要闻

雷克沙发布首款三防高速移动固态硬盘ARMOR 700

在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支持下,拍照和摄影变得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近年短视频应用爆火以后,如何快速存储海量的数据就成为了拍摄者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固态硬盘在过去爆火的原因之一。随着照片和视频分辨率越来越高,存储空间就愈发成为爱好者乃至一般消费者的迫切需求。而且,因为使用场景的复杂性,对移动硬盘的可靠性要求又上...
低价版Vision Pro要来了 价格和高端iPhone差不多 - 天天要闻

低价版Vision Pro要来了 价格和高端iPhone差不多

目前Vision Pro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过重,长时间佩戴并不舒服,另一个是售价,实在是太高了,国行版起售价29999元,劝退不少用户。当然,作为系列的第一代产品,Vision Pro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而且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计划开发更适合市场的版本。有外媒爆料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更轻、更便宜的头戴产品,代号...
“一起益企”走进延边 助力企业“智改数转” - 天天要闻

“一起益企”走进延边 助力企业“智改数转”

6月18日,2024年“一起益企”服务中小企业市县行之延边州数字化赋能培训活动在延边白山大厦举办。本次活动由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延边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旨在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升企业对“智改数转”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搭建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从“制造”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