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难过美人关。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因“明州事件”一度沉寂,事隔七年之后才真正重回公众视野。当年的天猫总裁蒋凡,亦因一场“桃色风波”消失在镁光灯下,直至近期才锋芒再现。
6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年报,39岁的蒋凡赫然出现在阿里合伙人委员会名单中,与马云、蔡崇信、吴泳铭、邵晓锋共同组成阿里巴巴最高决策五人组。而曾一手将他提拔至权力高位的张勇,则与戴珊、彭蕾等8位合伙人一同退出历史舞台。
五年前,那场震动互联网的“桃色风波”中,蒋凡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被取消合伙人身份、降级处分,一度被调离阿里核心权力圈。
如今,蒋凡不仅重返合伙人序列,更一举跻身合伙人委员会,成为阿里最高决策层中最年轻的成员。
阿里的权力地图正在剧烈重构。
1. 犯错“流放”
2021年12月,一纸调令将蒋凡调离淘宝天猫“一把手”位置,转任当时阿里内部视为边缘地带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负责人。
这次调职发生在“桃色风波”爆发20个月后,被外界解读为“明升暗降”的放逐。
彼时,阿里海外业务是一块“难啃的骨头”。2021年三季度,阿里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与批发商业合计收入仅占阿里总收入7%左右。更尴尬的是,Lazada作为阿里重金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四年内换了四任CEO,士气低落,市场份额被对手抢走。
上任后,蒋凡频繁出差,辗转亚洲和欧洲调研,大刀阔斧推行改革。
在人事上,他提拔在东南亚本土成长起来的业务负责人,实现高管“本土化”;在业务上,他将速卖通转型为“平台+全托管”模式,大幅降低跨境贸易门槛。这一模式与后来Temu在全球快速扩张的核心打法如出一辙,显示出蒋凡的前瞻眼光。
三年后,蒋凡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
2025财年,阿里跨境业务收入达1323亿元,同比增长29%,成为阿里六大业务集团中增长最快的板块。其中,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韩国跨境电商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85%;Lazada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有望在下一财季实现盈利。
2. 阿里危机
蒋凡在海外开疆拓土时,他曾经执掌的淘天集团却面临严峻挑战。
2023年6月,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宣布将于9月卸任。
在外界看来,张勇在位期间,拼多多趁虚而入,演变成电商“三国演义”,市场份额争夺战失利,张勇负有主要责任。
有传言称,马云关注电商业务时强调“回归淘宝”,与张勇发展天猫的策略存在差异。随着淘天集团蛋糕被切走太多,最终导致了张勇的“权力下放”。
据QuestMobile报告,2024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用户使用时长占比达到36.1%,首次超越淘宝,成为用户使用时长最长的电商平台。中泰证券研究显示,阿里在电商市场的份额已从前几年一家独占约80%,被蚕食至约40%左右。
曾经的电商帝国情况不容乐观。
2023年9月,吴泳铭接任集团CEO后,第一刀就“砍向”人事。曾经从蒋凡手中接管淘宝天猫的戴珊卸任,由吴泳铭兼任淘天CEO。随后,淘天集团整个核心管理层大换血,6位80后年轻高管被提拔至关键岗位。
吴泳铭强调要“唤醒阿里的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这与马云提出的“回归互联网、回归用户、回归淘宝”战略方向一致。
3. 权力巅峰
2024年11月,转机来临。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担任CEO,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
这一任命标志着蒋凡正式回归阿里权力核心。他不仅重新执掌国内核心电商业务,还将海外征战成果纳入麾下,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
短短七个月后,2025年6月23日,阿里再次变阵:吴泳铭宣布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两家公司CEO均向蒋凡汇报。
至此,蒋凡已统领淘宝、天猫、饿了么、飞猪、1688、闲鱼等阿里所有核心电商业务,成为阿里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业务掌门人。
6月26日,阿里发布2025财年年报,蒋凡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新的合伙人委员会名单中。
一位接近阿里管理层的人士直言:“这位少将已重回阿里的权力中心。”
4. 新的战场
蒋凡重掌大权,阿里却面临着电商市场的深刻变革——即时零售成为新的战场。
京东点火,美团放炮,阿里自然不甘落后。
2025年5月2日,阿里推出淘宝闪购业务,在饿了么配送网络支持下,上线6天日订单破1000万,一个月破4000万,至6月23日已突破6000万单。
这一成绩展示了阿里整合资源后的协同效应。
6月24日,马云在吴泳铭陪同下现身饿了么办公区,督导淘宝闪购工作。
一位饿了么管理层透露:“马老师说了,现在多少都不卖饿了么。”
这不仅彻底终结了外界关于阿里可能放弃饿了么的猜测,更凸显了即时零售在阿里新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面对京东、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强势进攻,蒋凡手中的牌正在重组:饿了么弥补阿里线下履约短板,在全国构建起即时配送网络;飞猪则提供现成的酒旅商家供应链。
在2025财年全年财报电话会上,蒋凡表示淘宝闪购的规模增长和效率表现超预期,并强调:“从长期看,投入淘宝闪购这一新业务,也将重新升级我们的商业模式。”
阿里本就不止于电商,此次通过连接线上与线下的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一个覆盖大消费市场的超级APP时代来临。
5. 下半场的较量
尽管蒋凡重掌大权,但挑战前所未有。
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表面亮眼的数字背后,核心电商增长已明显放缓。
知名天使投资人郭涛分析指出,阿里核心电商GMV增速预计放缓,反映了国内消费分级趋势(高端消费稳健但大众市场增速回落)及竞争加剧(拼多多、抖音电商分流)。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预言:“未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
这一预言因蒋凡2020年的风波而中断,但随着他重掌阿里电商大权,这场较量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