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的振海智能科技(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海智能”),一部水下焊接机器人正在篮球场大小的巨型水缸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焊接测试。
水和火这两种“不容”之物,竟然可以神奇般地和谐共处,这背后离不开高层次人才贡献的智慧。
振海智能的核心研发成员均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博士及博士后。2022年,他们组团参加了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最终获得银奖。

获奖之后,珠海市香洲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负责人就开始与技术团队密切接洽,为他们找到了1000㎡的实验生产场地,免除其3年租金。
“我们还在政府的帮助下,申报了创新创业团队和独角兽潜力企业,通过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公司落地之后,已获天使轮投资1000万元。”振海智能总经理赵天光兴奋地说。
国内第一家开展水下焊接机器人和高端水下焊接电源研究、制造和销售的专业化公司,就这样落地珠海。目前,振海智能的产品及业务应用覆盖“上天、入河、下海”多个领域,其研发生产的水下成套焊接装备产品,有效解决了我国高端焊接电源“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
给政策、给场地、给福利……通过政府“保姆式”的引才服务,包括振海智能在内,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珠海市香洲区成功举办之后,共有47个博士团队项目成功落地珠海香洲进行孵化。
珠海市香洲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翠介绍,通过“以赛促引”,政府打出了一套引才留才的政策“组合拳”——
在创业资助方面,免评审直接认定为区创业英才,并按获奖等级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资助;
在基金投资方面,为大赛优质项目落地提供融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区政府投资基金支持;
在金融扶持方面,单个项目可直接享受最高100万元的贷款贴息、20万元的融资担保等;
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方面,为留香创业就业的人才优先提供人才住房、就近安排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等。
元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育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微藻创新技术开发与生产的生物学企业,可以在分子水平发现和创造微藻基资源,并能以工业化方法实现规模量产,这项技术在国内处于前沿水平。
“从一个Idea到如今落地投产,博创赛让我们获得了很多资源。”元育生物运营中心总经理曹淑萍说,比赛过程中专家评委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宝贵意见,帮助他们顺利组建团队,搭建起自己的平台。
“经过这次平台比赛,我们获得了许多专家的专业点评,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绿钥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茂彬说。

2022年,他带领团队参加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被珠海的人才服务所折服,将项目落地珠海。如今,公司正形成广州—珠海两翼发展的格局,致力于突破中国在生物3D打印方面的瓶颈,也降低了生物3D打印机器的成本,提高了我国3D打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1月23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在广州南沙举行。共有220个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其中创新赛75个,创业赛75个,揭榜领题赛揭榜方案70个。
享受了大赛红利,也有博士后团队开始“返寻味”。赵天光透露,他们的科研团队另有一个项目已经闯入第二届博创赛决赛,希望通过比赛交流分享项目成果,促成更多合作。
南方+见习记者 李干 记者 杜玮淦
【作者】 李干;杜玮淦
广东人社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