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图卡
为了阻止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华盛顿制定了针对性的封锁围堵政策,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华盛顿试图扩大禁令范围,将更多的产品纳入禁售行业,这一消息让美国芯片企业急了,三巨头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的CEO准备组团前往华盛顿,游说拜登政府放弃这个念头。
据彭博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三巨头CEO准备在下周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进行会谈;他们将讨论市场状况、出口管制措施,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问题。报道还称,他们认为此举可能无法阻止拜登退出新的管制措施,但这个机会“无论如何都要搏一搏”,他们希望说服拜登政府相信,此举将会伤害此前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外交努力。
《南华早报》报道称,高通通过向小米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供应零部件,获得了该公司逾60%的营收。英特尔(Intel)的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本月早些时候访问了北京,展示了该公司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他将中国视为自己最大的销售地区。英特尔约四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对于由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管理的英伟达来说,中国贡献了约五分之一的收入。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规定,禁止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向中国出售某些工具,并禁止出口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这一声明搅动了整个行业。
到目前为止,应用材料公司等芯片设备制造商的营收受到的冲击最大,它们被迫将营收预期下调了数亿美元。
这些芯片巨头担心,封锁政策将会导致美国企业切断与中国的市场联系,最终削弱美国企业的盈利、影响到技术投资能力,从而影响到美国的主导地位。
上周,彭博社报道称,美国正在利用其权力影响海外公司,以进一步切断对中国的销售。最大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之一阿斯麦控股有限公司(ASML Holding NV),正面临来自荷兰本土政府更严格的限制,以及来自美国的新限制,因为它的一些零部件是在美国制造的。
这些美国半导体巨头似乎非常着急,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想要打垮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实际上是走错了方向。从历史经验上看,要摧毁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倾销;对于中国而言,封锁是最不可能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被无数例子验证。
他们不是担心中美关系受损、也不是担心失去中国市场,而是担心华盛顿的做法,最终将会给他们创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有这个担心的不止是这些半导体巨头,还有生产半导体设备的阿斯麦公司,公司总裁温宁克就不止一次警告西方:封锁不可能阻止中国获得高性能芯片,只能促使中国尽快研制出自己的该类型装备,最终导致出现一个西方无法控制的产业链体系。
国际上有这样一个共识,一旦中国突破了某项技术、这项技术将会被划出“高端”行列。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真的搞定了芯片生产的全球链覆盖,那么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产品无疑将失去最重要的市场,还要面对中国产品的竞争,这就不难理解,美国半导体巨头希望劝说拜登不要收紧政策的主要原因。
有网友指出:制裁大战一旦开启,相互的信任完全摧毁,中国不可能再按老路子走了。就算美国现在撤销制裁,中国的半导体项目也不会停止的。
不管美国发出怎样的声音、做出怎样的姿态,我们都应该放弃幻想。华盛顿不可能放过任何自以为“能够遏制中国”的方法;正如报道所言,即便是美国半导体巨头的CEO,也无法劝说拜登政府回头。
我们面前的路其实只有一条: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只有让华盛顿明白,任何对中国封锁围堵的手段,最终都将成为自己捅刀自己的双刃剑——也这有到那个时候,华盛顿才会认识到,遵守市场和贸易规则,是他们唯一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