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型机器人Optimus量产仍需等待,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环节

2022年10月02日00:18:12 科技 1495


特斯拉人型机器人Optimus量产仍需等待,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环节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于2022 AI Day发布最新版本的Optimus机器人,能够实现直立行走、搬运、洒水等复杂动作。具体来看:

1)硬件:通过减速机+传感器来实现运动,全身包含50个自由度,躯干28个,双手各11个自由度。同时通过仿生技术来优化结构,提升可靠性。

2)动力系统:搭载中央电池组,将会维持机器人一整天的工作;且为减少元件数量和功耗,特斯拉将部分传感器和充放电功能都集中于动力系统。

3)运动控制:搭载特斯拉汽车同款的FSD计算系统,并结合自动驾驶的视觉处理和传感技术,以确保机器人保持良好的姿态和步态。同时对人类动作进行关键帧分析,再用算法映射到机器人,做到更好的轨迹规划。

技术+成本原因量产仍需等待,但未来可期:

短期来看,我们判断Opitmus量产仍需等待,主要系两方面原因:1)仍存在技术难题:根据会场技术人员披露,Opitimus平衡性问题仍需解决,可能需要18-36个月时间的开发;2)成本居高不下:Optimus全身包含50个自由度,仅从减速器角度来计算,假设减速器均价1000元,则减速器成本就高达5万元。

虽然人形机器人短期内无法量产,但我们仍看好其未来成长性。终局来看,马斯克预期未来人形机器人数量将会达到百万台量级,最终单台成本可能会低于2万美元,未来可期。

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环节: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尤为突出。此次新一代Optimus亮相进一步确认其在成本端和性能端的地位。

①减速器:主要包括谐波和RV减速器,目前仍主要被日本所垄断,近年来国产化率逐步提升。根据测算至25年全球谐波市场空间达148亿,22-25年CAGR=60%。

②控制器:主要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姿态和轨迹,近年来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差距体现在软件算法。

③伺服系统:包括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机器人用伺服对响应速度,负载能力,体积质量等要求更高。近年国产品牌在中低端领域已大规模量产,并不断向高端迈进。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绿的谐波、埃斯顿汇川技术(东吴电新组覆盖);建议关注双环传动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