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创造”闪耀“大国重器”,让中国高铁告别了“洋基因”

2022年09月29日21:52:43 科技 1226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程飞虎

“洛阳创造”闪耀“大国重器”,让中国高铁告别了“洋基因” - 天天要闻

“我手里这款光电连接器就是中航光电的产品,直径只有0.4毫米,这是放大50倍的模型,广泛用于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填补了世界技术空白、制定了国际行业标准。”9月29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洛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衣显在现场展示了近年来洛阳的一些科技创新成果。

徐衣显介绍,过去十年,洛阳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化“五链耦合”,实施“八大行动”,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领跑全省。

洛阳着力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落实“一号工程”、集聚“第一资源”,把政府“普惠+激励”与企业“高薪+股权”结合起来,引育并重、以用为本,建立“1+22”人才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比如,洛阳依托樊会涛等5名本土院士,柔性引进赵春江等9名院士,组建龙门实验室、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研发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

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一大批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成投用,全市创新平台达到2696个,有101个进入“国家队”、占全省1/3。

努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8.6%、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积极推动高成长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三个倍增”,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9倍、达到1050家,上市企业增至15家。

大力转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以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引领,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贯通的协同创新链条,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28倍、发明专利增长5.6倍,一大批标志性“洛阳创造”闪耀“大国重器”。比如,“神舟”“嫦娥”“问天”等航空航天工程90%的轴承洛阳轴研所研制;中航光电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光电连接器助力“复兴号”首发,让中国高铁告别了“洋基因”,带动企业营收10年增长10倍,成为超百亿级龙头企业。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