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一天两检真的合理吗?媒体发出疑问

自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后,一个词语经常在我们耳边出现,它就是“核酸检测”。如果不出问题还好,但只要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们的生活就被它困扰。

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在病毒的变异和传播下,我们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去做核酸,有的地区甚至要求一天两检,但这种检测方式真的合理吗?对此,有媒体发出了疑问。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核酸检测的费用与我们无关,反正都是当地相关部门承担,虽然它不花钱,但谁一天天闲的没事,每天早晚都要跑到指定地点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查漏网之鱼,但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种检测方式它可能并不太科学。据了解,有的地区要求在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必须间隔24小时以上,这也意味着,当天频繁核酸难以体现样本的异性。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显示,目前并未规定核酸的上下限,根据最新的防控方案显示,当地可以根据传播风险、人口规模进行判断,动态调整核酸的检测次数和范围。

虽然官方并没有规定核酸的检测频率,但有的地区就发出了要求,比如某地,就对市民发出了“一天两检”的通知,但一天两检真的有效果吗?有专家认为,虽然频繁的核酸检测有几率挖到漏网之鱼,但间隔没有24小时的样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数据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次数。

既然专家都说了这种检测方式毫无任何意义,那为什么有的地区还要实施“一天两检”呢?如果各地不能科学检测和安排范围,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很困扰。

另外,多次的核酸,会不会增加感染范围?万一核酸队伍中有人感染,那么当他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就有几率传出病毒,最终造成下一个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