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2021年01月14日10:09:02 科学 1415

纵观古今,为人皆喜探索之事,因其好奇之心。前有哥白尼曾提出“日心说”,震惊众人;后有霍金提出黑洞蒸发,世人再次为之一惊;清朝也有王贞仪观天象。这些都说明了人类对于宇宙的好奇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也有很多的古籍记载了天象,但就如陆游诗作所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自古,中国人便对宇宙有着美好的向往,故宫中珍藏的金嵌珍珠天球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我们也有着代代相传关于宇宙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古时的人们都认为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有月宫,还有一只玉兔,这些都是人们的美好想象,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真正的登上月球。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国家的科技也在不停地向前发展,经过人们的努力,人类已经成功的登上月球,在进一步实现人类探索月球的愿望。从探索研究我们也发现了月球和地球的构成是完全不一样的,月球上的土也不能够用于种植,在月球上也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在没有生命的月球之上,却存在着上百吨的垃圾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有网友还提出过“是谁扔的?”这种疑问,在科技发展的初期,我国是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则非常先进,他们也是全球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在1967年7月,阿姆斯特朗作为美国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这不仅是美国的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从美国之后,各个国家都开始加快自己的科研进程。

但是,登月也不是一件说能成功便能成功之事,因此有很多国家因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原因暂时还没有实现登月的愿望。在全球范围内,至今为止也只有3个国家登上月球,而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中国通过多年的科技研究,与不懈努力,将国家的航天事业带到一个“强国”的高度。随着“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将我国带入一个探索月球的成熟领域,让我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这也是所谓的科技强国。我国的探索也为研究月球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

当然,我们之前提到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探索月球,这也不可避免地会给月球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月球探测仪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制造之时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是很难被物理降解的。而在我们探测月球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分析,要针对月球的“高真空、高洁净、弱重力、弱磁场”四大特点来进行探测器的开发。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但由于很多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达标,从而让研发出来的探测器达不到登月的标准,也因此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因探测不成功而坠毁的探测器,这些金属器械以我们人类现有的技术是带不走的。而这些探测器的重量也相当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月球上有187吨左右的垃圾。

但我们都要相信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带走月球上这些金属垃圾的心愿。可现在会有人想,为什么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这么的执着呢?简单点来看就是因为人们想要找到地球以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气候变得恶劣、地球资源也不断地被人们开发,这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之一;其次,人类也想要寻找更多能够适用的资源。而又因月球的距离是离地球最近的,所以月球便成了首当其冲的探测对象。

人类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是我们也得站在辩证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些“愿望”,古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世间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就好比人类探索月球一般,好的一方面是将人类的探索领域扩宽,也将人类的科研成果增加;但坏的一方面则是,我们人类的探索给月球造成难以卸掉的“负担”,给它带去大量的金属垃圾。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人类对世界、对宇宙保持好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也说过:“人类的天性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正是因为如此,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研发出针对月球来说可以被降解的材料,甚至研发出针对其他的各个星球都能降解的材料。人类是拥有很强创新力和探索力,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参考资料: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世界名人语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