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2020年12月16日15:15:07 科学 1433

说起克隆羊,相信许多人脑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1996年诞生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多莉,但其实,在多莉诞生之后不久,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克隆出了一只小羊,并为其取名叫做阳阳。相比多莉6年多的短暂生命,阳阳要健康得多,出生于2000年6月22日的它,直到2016年才因衰老离世。因此,阳阳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例活下来的体细胞克隆山羊,而克隆他的科学家就是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称作"中国克隆羊之父"的张涌院士。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张涌,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兽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动物胚胎生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863重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支撑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科组成员。

中国克隆羊之父

1956年3月,张涌出生于内蒙古边陲的和林格尔县。1984年,他考入了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继续读了博士。当时,张涌的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家畜产科学开拓者之一的王建辰教授,他敏锐地意识到胚胎移植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带领一批研究人员开始进行胚胎移植试验。1980年,两只鲜胚胎移植山羊在这所学校诞生。1984年,西农大建立了山羊胚胎工程实验室。

张涌一直专注于哺乳动物培育生物工程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读硕士期间,他负责完成的"小鼠胚胎分割方法及同卵双生试验"被誉为开创我国哺乳动物胚胎分割成功先例;随后,他负责完成的"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试验",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科研成果。读博士期间,张涌主持完成的"小鼠山羊半胚冷冻和冻胚分割试验"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1990年,张涌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批7头胚胎克隆山羊;1995年,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去掉一卵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另一受精卵的胚胎核,克隆出45只山羊,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群胚胎克隆动物群体。张涌因此被誉为"中国克隆羊之父"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世界首例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羊

1996年,西农大畜牧系的种羊场专门划给了张涌作为哺乳动物发育生物工程科研基地。后经国务院批准,该基地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克隆动物基地"

1997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这给了张涌一个巨大的刺激,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克隆出山羊后,就开始尝试用体细胞克隆山羊,但一直没能成功。1999年末,张涌从一只山东小青羊耳朵后面取下一块皮肤,进行单个细胞克隆,待其成熟后将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后的卵母细胞中,卵母细胞来自另一只山羊,经培育形成克隆胚胎,并分别移入两只白母山羊的子宫内。2000年的6月16日,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山羊顺利诞生,张涌教授为其取名为"元元"。但不幸的是,三十六小时之后,元元因"肺部发育不全",加之天气太热等原因而死亡。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元元

元元死亡六天之后,由第二个胚胎发育来的小羊"阳阳"诞生,并且不负众望,一直健康存活到了2016年。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首例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羊,阳阳从一出生便备受瞩目,生前曾三次进京,参加过北京国际博览会、863高科技展,还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题节目,每年前来目睹"阳阳"风采的人士更是络绎不绝,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2001年8月8日,克隆羊阳阳成功诞生了一对龙凤胎——"欢欢"和"庆庆",其父亲系世界首批胚胎克隆安哥拉山羊,证明体细胞克隆羊、胚胎克隆羊与普通羊一样具有自然生殖繁衍的功能,这在世界尚属首例。几年后,阳阳已是五代同堂了。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阳阳"和她的女儿"庆庆"、外孙女"甜甜"、曾孙女"笑笑"在一起

2016年1月23日,克隆羊阳阳在度过了15岁生日后去世,被做成标本永远安置于克隆羊基地。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阳阳标本

培育出抗病克隆牛

除了克隆羊项目,一直以来张涌还研究出了一系列具有抗病性能的转基因牛。

2004年2月6日凌晨,张涌一直守候在羊圈旁,直到第四代体细胞克隆山羊出生,并为之取名"笑笑"。离开基地不久,张涌便病倒了,被确诊为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治疗期间,医生使用了一种进口溶栓药,价格非常昂贵,后来张涌得知这是从一种牛的奶里提取的溶血蛋白。病愈之后,张涌就对牛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2006年,张涌的克隆牛项目正式起步,一开始就是克隆培育牛奶含溶血蛋白的牛,但没进入生产阶段。2009年,张涌培育的世界第一例转人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奶牛通过剖腹产降生,其牛奶含有人的防御素。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是,奶牛的奶里含有能将细菌溶解的物质,这样牛就不会得乳腺炎,大大减少抗菌素的使用。此后,张涌教授继续将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奶牛品种,推动了我国牛羊基因编辑抗病育种跃居世界前列。2015年3月,由他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培育出抗结核病的转基因牛,其牛奶并不含转基因成分。2019年,张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近年来,张涌带领团队在牛羊体细胞克隆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破解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低的难题,创建了牛羊高效克隆技术,该成果被科技部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生物领域4项参展成果之一。他的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引领了我国牛羊胚胎工程的创新和发展,为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欢迎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素材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西农校友网、西农学工在线、西农人才、维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