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2025年05月18日12:50:15 科学 1190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另一类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高端科普”,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我们现在缺乏高端科普。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节的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表示,ai时代不缺乏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甚至是泛滥的而非缺少的。科普不应仅仅只是提供材料和信息,而是从专家的角度帮助公众获得较准确的信息,培育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公民。

“我们不只是为了培养科学家做科普,我们更需要广大的科学公民。科学公民是维护社会诚信和正义的主力。”蒲慕明表示,科学公民在未来需要具备ai的能力,具有辨伪的能力,能够助力引导、管控ai发展的机制,使ai符合社会的需求。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

以下是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人工智能到来后,我们的职业在未来数十年之内将面临巨大变迁。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针对欧美国家职业的未来变化做了一个深入研究,他们估计未来5年之内20%-30%的职业会被ai取代,欧美国家有1.2亿职业需要转型,包括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等重复性高的工作,生成式ai对客户运营、营销、软件工程等职业的影响也很大。另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显示,到2050年,估计发达经济体60%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ai的影响,其中一半会被直接替代,另一半会通过人机协作的模式提升效率。从长期趋势来看,到2050年,通用人工智能使得90%以上的职业可能会被重构,但具体的时间仍然存在争议。

我个人的结论是,未来数十年,不会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教育内容和模式的变革。

传统教育讲究“传道”,也就是加强社会伦理教育和群体生活规范训练,建立诚信、公德、责任感,这是我们教育的重点。至于“授业”,我们常常重视专业教育,学一个行业所需要的能力,现在要改成通用技能教育。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是“解惑”,老师要从教授知识转变成传授给学生自我学习求知的能力,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解答问题。这些变革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中小学和高校的课程——ai应该成为同语文、数学一样的基础必修课。

ai也带来了教育模式的变革。ai时代,教师的功能从教育的主导地位转向辅助地位,教材会越来越多样化,使用新的辅助教材、新型互动慕课、虚拟现实技术,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教育模式变革。个性化的教育尤其重要,ai让教育因人而异得以实现。根据学生的进度、学生的理解调整教育模式,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教育资源也可以得到普及,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将普及到农村和边远地区。

科普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精神,要兼顾信、达、雅,讲究严谨精确、简略通畅、优雅表述,并且以信为上。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这类科普是普遍在做的,另一类是必须要加强的科普,我称之为“高端科普”,也就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但我们仍然缺乏高端科普,需要大家努力。

在ai时代,科普教育应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可以适应新的环境、实现职业转型。现在的科普要更加重视ai的科普,包括ai的使用、ai的限制性与危险性,尤其要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依靠科学发展,也需要广大民众理解这些问题。环境污染、气候变迁、慢性病,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都是科普的重心。

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我个人也做了一些科普工作,有一些体会。什么才是最好的科普切入点?质疑、讨论公众关注的科学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做科普,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ai时代不缺乏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甚至是泛滥的而非缺少的。科普不应仅仅只是提供材料和信息,而是从专家的角度帮助公众获得较准确的信息,培育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公民。

科学公民是具有相当的科学素养、以科学态度从事各行各业的公民。科学教育和科普的重要目标是培育未来的科学家和科学公民。我们不只是为了培养科学家做科普,我们更需要广大的科学公民。科学公民是维护社会诚信和正义的主力。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现代社会有很多危机都需要科学公民积极参与、探索解决,科学公民在未来需要具备ai的能力,有辨伪的能力,能助力引导、管控ai发展的机制,使ai符合社会的需求。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几秒内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官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几秒内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官方回应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称,16日晚22时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
新疆上空“不明飞行物”是啥?当地气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 天天要闻

新疆上空“不明飞行物”是啥?当地气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近日,新疆上空一发光移动的物体引发全网关注。在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甚至更远的克拉玛依、阿勒泰,都有网友拍下了这个“不明飞行物”,拍摄者称,在拍摄期间,“不明飞行物”的形状和速度还出现了变化。“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
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冲上热搜。5月16日晚,多位目击者向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xerman告诉记者,16日晚10点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八钢路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非常亮的物体,“...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基础科学突破、技术革命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演进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
热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热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冲上热搜。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 天天要闻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另一类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高端科普”,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我们现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出席。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但是,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同时他强调,A...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嘿,宝子们,来听个超逗的事儿!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乌鲁木齐的夜空就像个大舞台,突然闯进个不明飞行物这个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唠嗑的热门话题,这到底是啥呀?那晚,乌鲁木齐的夜空里这个神秘家伙一现身,市民们就像小侦探发现宝藏一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