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2025年04月13日05:42:03 科学 1828

仔细想想,飞行生物大致可分为三类:昆虫、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哪一类飞行生物,它们的体型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限制住了。就拿当今最大的飞行动物安第斯神鹫来说,它在空中翱翔时虽然威风凛凛,可体重也就 10 公斤上下,这仅仅是巧合吗?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神秘力量在操控着呢?答案肯定是后者,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

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 天天要闻


咱们先来说说昆虫。昆虫这小家伙,在大自然里随处可见,它们穿梭于花丛间,忙碌在草丛中。昆虫的呼吸方式很独特,它们靠着遍布周身的气孔进行呼吸。这就好比一张密密麻麻的小网,在短途运输氧气时,效率高得像闪电,可一旦涉及长途运输,就像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了。所以,昆虫的体型很难长得太大,除非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大幅提高,给它们的 “小运输网” 助力。​

再看看能够飞行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型同样被限制着,不过原因和昆虫可不一样,与氧气没啥关系。先聊聊鸟类,鸟类的进化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自然传奇。它们是由双足行走的动物演变而来,而最早的恐龙很多就是双足行走的,所以恐龙常常被看作鸟类的祖先。可能有人会疑惑,四足行走的恐龙不是也有一大把吗?没错,确实有许多体型庞大的食草恐龙是四足行走的。它们的出现就像是恐龙家族在陆地扩张竞争中的 “秘密武器”,为了适应环境、获取资源。但追根溯源,这些四足行走的食草恐龙其实也是从双足行走的恐龙进化而来。​

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 天天要闻


因为原本就是双足行走,鸟类的祖先们只需要对前肢稍作 “改造”,就像给前肢穿上了一双神奇的 “翅膀鞋”,摇身一变,前肢就成了翅膀。所以从双足恐龙到鸟类的进化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顺畅,就像走在一条平坦的小路上。而且,长期双足行走让它们腿部力量发达得像健身达人,有了翅膀之后,它们能轻松凭借双腿的力量高高跃起,就像弹簧一样,接着拍打翅膀,便开启了空中之旅。但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对体重可是有严格要求的。

要是身体太重,就像背着一座大山,根本没办法跃起足够的高度,自然也就无法顺利起飞。那为什么不能通过提升腿部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原来,要提升腿部力量,就得增加腿部肌肉,这就好比给身体又加了一层负担,体重会进一步增加。可在飞行过程中,腿部肌肉就像个 “拖油瓶”,完全派不上用场,反而会像刹车一样降低飞行能力,这就是鸟类体型不能太大的原因。​


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 天天要闻

说完鸟类,咱们再来看看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无疑是其中的 “明星代表”。蝙蝠和鸟类的进化之路截然不同,它是由四足行走的哺乳动物进化而来。这就导致它的前肢没有完全退化,后肢力量也不够强大。想象一下,蝙蝠就像一个还没完全适应新装备的运动员,它没办法像鸟类那样凭借自身力量起飞。它需要先费尽力气爬到高处,就像攀登一座小山,然后让自己坠落下来,同时赶紧拍打翅膀,才得以起飞。很明显,如果蝙蝠体型太大,爬树就会变得比登天还难,而且树木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就像脆弱的小肩膀扛不住大重担,所以蝙蝠也不能长得太大。​

这么看来,鸟类和蝙蝠体型受限的原因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能顺利起飞。那在地球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飞行生物能突破体型限制呢?还真有!比如生活在晚白垩纪风神翼龙,它就像天空中的巨无霸,体重大概在 250 公斤左右。这可太让人惊奇了,如此庞大的身躯,它是怎么完成起飞的呢?秘密就藏在风神翼龙的前肢上。

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 天天要闻

风神翼龙的前肢发达得如同强壮的手臂,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风神翼龙会利用前肢的力量,像大力士一样把自己高高地跳到空中,然后迅速拍打翅膀完成起飞。利用前肢起飞和利用后肢起飞,那可是天差地别。后肢的肌肉在起飞后就像闲置的工具,毫无用处,而前肢的肌肉既能助力起飞,起飞后还能让拍打翅膀更有力,就像给飞行加了个超级引擎,很好地解决了起飞与飞行的矛盾。所以科学家们推测,未来要是有哪种飞行生物能够率先突破体型限制,蝙蝠很有可能拔得头筹。因为蝙蝠的身体结构与风神翼龙有相似之处,而且有个别种类的蝙蝠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前肢辅助起跳,就像勇敢的开拓者,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想要飞行,体型就不能太大,为何250公斤的风神翼龙却能飞起来?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