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头发先知?医生: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4个特征

2025年04月07日06:20:15 科学 6968

导 

白头发越长越多是怎么回事?

45岁的老李近来发现自己的头发白得越来越快,不禁感慨岁月不饶人。一天,他与好友老张在公园里散步,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老李叹气道:“我这头发,白得真快,看来是真老了。”朋友却笑着安慰他:“你这头‘少年白’是福气!我听说长白头发的人不容易患癌呢!”


随即,朋友就给老李的微信弹了几条关于白头发的研究内容,老李越读越觉得心里没底。


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这东西靠谱吗?


01

白头发越长越多是怎么回事?

随着年龄的增加,头上出现白发的几率会明显增加,但年龄并不是导致白发出现的唯一因素。


白发的出现还与多种其他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一些人由于遗传导致基因有缺陷,毛囊内的黑色素细胞会过早衰老、凋亡,出现白发的年龄也会比其他人要早;


罹患甲亢的患者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从而影响到色素细胞的产生,也会让头发过早变白;


而且,精神因素也会影响到头发的颜色,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从而使毛发色素干细胞活动逐渐减弱直至枯竭,最终导致头发变白。


还有一项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影响因素——缺乏营养,尤其是这3种元素对头发黑色素的生成有很大的影响:

• 微量元素:铜铁锌等微量元素是黑色素的催化剂,黑色素是在酪氨酸酶作用下生成多巴再氧化形成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会直接影响黑色素的产生。而当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时会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让黑色素生成减少,导致白发出现。


• 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头发基本单元角蛋白的重要原材料,当体内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导致头发变白、发质变差、发黄。


• 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一些人长期素食或受到慢性疾病影响容易有维生素b族缺乏的问题,而体内维生素b族不足时容易影响毛囊黑色素的合成,让白发出现。

02

长白发更不容易患癌?

有传言称,头上有白发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越低,这让很多人十分开心,到底这个说法可信吗?


当然不可信!我们都知道老年人患癌的风险较年轻人会明显增高,如果说白头发的人不容易患癌,那岂不是与这个事实相悖?


这时候有人要说了,这个说法是有研究证实的。但实际上,这项由日本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并不是在讨论头发颜色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是2009年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受到dna损伤后毛囊内的黑色素干细胞虽然不会死亡但会转变成成熟的黑色素细胞,让干细胞耗竭。这种成熟的黑色素细胞无法源源不断产生黑色素,小鼠的毛发会因此而变灰。

寿命长短,头发先知?医生: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4个特征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这项研究是对头发变白机理的讨论,和癌症之间并没有关系。至于网传的是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称白发可降低患癌风险,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这篇所谓的报道是对哈佛大学皮肤科系的主任观点的误读,主任认为受到dna损伤的黑色素干细胞以干细胞形态存在的话,在产生黑色素的同时会让细胞癌化,增加患癌风险。而变成了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后,则会减少癌症发生风险。


也就是说,研究所说的癌症风险减少比较的是黑色素干细胞后续转变对人体的影响,而非白头发以及黑头发人的患癌风险。


03

头发是生命的“晴雨表”

头上是否出现白发并非判断寿命长短的标准,但头发的状态的确与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的头发有这几个特点的话,说明你的身体状况良好,更有望长寿。

   

1、色泽光亮

头发的光泽度与身体的代谢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相关,头发干枯无光泽的话,很可能是在提醒体内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素,或是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

   

2、头皮健康

头皮没有油脂分泌过多或是头屑问题,说明身体内循环系统良好。如果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或是经常有红斑、头屑,需要警惕可能是炎症的信号。

   

3、头发浓密

很多人的头发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甚至开始秃头。如果头发一直保持浓密的话,说明身体机能较好,体内的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也相对良好,肾气也比较充足,这些都是长寿的表现。

   

4、脱发量少

正常人每日的脱发数量在50~100根之间,如果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可能与压力过大、贫血以及病菌感染等相关。


头发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信号,自然也无法代表患病风险小,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如若短期内大量出现白发,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来 源 / 科普中国、名医在线大讲堂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 天天要闻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原创 聼风者 先厘清一个概念,就是稀土矿和稀土成品的区别。稀土矿在我们地球上其实并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聴风楼说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矿储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为啥还缺呢?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 天天要闻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来源:合肥在线】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爱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猫……这些充满童趣的形象并非真实的动物,而是巧妙地绘制在公园树洞之上的精美彩绘。近日,在天乐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游玩时偶然发现这一独特景观,纷纷被这小小的童话世界所吸引,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图/国新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介绍,她现在担任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 天天要闻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从“经济特区”到“全球标杆”,45岁的深圳,仍在书写奇迹。一座科技、人文与生态和谐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么模样?深圳率先给出了答案。以与人人相关的出行为例。在这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个采用华为最先进液冷大功率超充技术的充电...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 天天要闻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开幕式暨2025第二届“香江诺贝论坛”4月1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8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40位海内外院士及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议题。活动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 天天要闻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5月27日,作为全球设计界年度巅峰盛事,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IDEA-TOPS)颁奖盛典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本届艾特奖延续其“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个国家7026件参赛作品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 天天要闻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掉在地上、来路不明的东西不能乱吃,按说属于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识,但就算各位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身体里的细胞也不见得能懂这一点。没错,说的就是你们T细胞,这一天天的,想办法让你们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经不容易了,咋还自己乱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