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2025年03月27日17:50:14 科学 4878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人的方向感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升自身的导航能力。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如今,导航软件几乎成了人们出行时的必备神器。然而,即便有了如此强大的辅助工具,仍有一些人常常分不清东南西北,稍不留神就会在大街小巷中原地徘徊,甚至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迷失方向。为什么他们的方向感这么差呢?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认路主要是靠大脑中的4种特殊细胞,分别是位置细胞、方向细胞、边界细胞,以及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像是大脑里的定位书签,到一个地方自动打卡,负责“记住”你去过的地方;

方向细胞:大脑里内置的指南针,帮助你在路口决定是左转还是右转;

边界细胞:负责感知周围的边界,比如墙壁的远近、街道的尽头等,提示你前方有障碍,谨防碰撞;

网格细胞:充当导航团队中“绘图员”的角色,将位置细胞、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提供的信息整合起来,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大脑地图”。


其中,位于大脑海马体的位置细胞是决定方向感的最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方向感差的人,他们的海马体在处理空间信息时,活跃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就好像手机导航软件,别人一打开就能精准定位、规划路线,而方向感差的人却显示 “正在加载”。


具体来说,位置细胞在方向感差的人群中,可能无法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感官(如视觉、运动觉)的空间线索,从而影响空间信息的准确编码和记忆。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方向感会遗传吗?科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方向感较差,他们的子女出现向感差的概率会明显增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方向感的测试,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在测试结果中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要么两人都方向感优异,要么都容易迷路。这也表明人们的方向感的确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有趣的是,生物学家认为,方向感差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种生存优势。


在原始部落中,方向感好的人往往会被派去探索未知领域、狩猎和采集,他们需要在广阔的地域中找到资源并安全返回,这种探索行为也让他们面临更多危险。


相比之下,方向感差的人不会冒险进入未知的领域,而倾向于在部落附近寻找食物,这种行为模式有效降低了遭遇致命危险的可能性,让他们的生存几率得以提升。久而久之,“方向感差”的相关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留存了下来 ,遗传给了后代。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日常行走时,周围的环境会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视觉线索,比如街道两旁的店铺招牌、建筑物的形状、道路的弯曲程度等。这些线索就像路标一样,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方向。方向感差的人,在行走过程中,应该多留意周围的地标建筑,强迫自己记住这些关键的视觉线索。


在出行前,可以使用地图软件规划好路线,在地图上查看自己要去的地方附近有哪些大型建筑、公园或商场,并记住它们的位置。这样,在实际行走过程中,你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这些地标,并利用它们来判断自己的方向。


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很重要。每次迷路时,不妨把它当成“大脑导航系统”的一次特训课。静下心来观察四周,激活记忆,让记忆中的地标重新连线,而你此刻每一次的方向调整,都会让大脑绘制更精确的认知地图。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 天天要闻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在浩瀚的生物进化长河中,有许多生物以其独特而奇异的演化路径,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这些生物不仅让我们惊叹于生命的多样性,也让我们对进化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动物进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闻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制钓鱼饵料和窝料时,轻麸、麸皮和麦麸各有独特作用。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材料特性区分轻麸:经加工的小麦麸皮,质地轻盈细腻,雾化性强,能减轻饵料比重,适合调整状态。麸皮/麦麸:小麦加工副产品,含纤维和粗颗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国医学界的天空同时黯淡了两颗明星。相隔七小时,93岁的陆道培院士与84岁的宋善俊教授相继离世,他们的离去恰似一场无声的接力,将中国血液病学的薪火郑重交予后人。陆道培院士的名字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紧密相连。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 天天要闻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成为建设全球科...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 天天要闻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今年春天,圆柏花粉冲上热搜,北京有圆柏雄株两百多万棵,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4月1日,北京农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将破解这一难题。该校秦岭教授团队围绕遏制柏树花粉飘散进行了科技攻关,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其中,计划量产的花粉固定剂将于明年在北京城六区率先使用。北京农学院...
体长约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动物园紧急闭园 - 天天要闻

体长约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动物园紧急闭园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刚刚,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佛山动物园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4月2日16时左右,永年区佛山动物园一只人工饲养、体长约1米、两岁的黑熊从笼舍脱离。永年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动物园周边区域进行管控,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拉网式搜寻。目前,搜寻工作正在进行中。佛山动物园也发出提醒:若发现黑熊的踪迹,请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逝世,曾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逝世,曾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

新京报讯 4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陆道培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以下为讣告全文:讣 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