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2025年03月27日17:50:14 科学 4878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人的方向感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升自身的导航能力。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如今,导航软件几乎成了人们出行时的必备神器。然而,即便有了如此强大的辅助工具,仍有一些人常常分不清东南西北,稍不留神就会在大街小巷中原地徘徊,甚至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迷失方向。为什么他们的方向感这么差呢?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认路主要是靠大脑中的4种特殊细胞,分别是位置细胞、方向细胞、边界细胞,以及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像是大脑里的定位书签,到一个地方自动打卡,负责“记住”你去过的地方;

方向细胞:大脑里内置的指南针,帮助你在路口决定是左转还是右转;

边界细胞:负责感知周围的边界,比如墙壁的远近、街道的尽头等,提示你前方有障碍,谨防碰撞;

网格细胞:充当导航团队中“绘图员”的角色,将位置细胞、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提供的信息整合起来,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大脑地图”。


其中,位于大脑海马体的位置细胞是决定方向感的最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方向感差的人,他们的海马体在处理空间信息时,活跃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就好像手机导航软件,别人一打开就能精准定位、规划路线,而方向感差的人却显示 “正在加载”。


具体来说,位置细胞在方向感差的人群中,可能无法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感官(如视觉、运动觉)的空间线索,从而影响空间信息的准确编码和记忆。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方向感会遗传吗?科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方向感较差,他们的子女出现向感差的概率会明显增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方向感的测试,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在测试结果中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要么两人都方向感优异,要么都容易迷路。这也表明人们的方向感的确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有趣的是,生物学家认为,方向感差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种生存优势。


在原始部落中,方向感好的人往往会被派去探索未知领域、狩猎和采集,他们需要在广阔的地域中找到资源并安全返回,这种探索行为也让他们面临更多危险。


相比之下,方向感差的人不会冒险进入未知的领域,而倾向于在部落附近寻找食物,这种行为模式有效降低了遭遇致命危险的可能性,让他们的生存几率得以提升。久而久之,“方向感差”的相关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留存了下来 ,遗传给了后代。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图源:pexels


日常行走时,周围的环境会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视觉线索,比如街道两旁的店铺招牌、建筑物的形状、道路的弯曲程度等。这些线索就像路标一样,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方向。方向感差的人,在行走过程中,应该多留意周围的地标建筑,强迫自己记住这些关键的视觉线索。


在出行前,可以使用地图软件规划好路线,在地图上查看自己要去的地方附近有哪些大型建筑、公园或商场,并记住它们的位置。这样,在实际行走过程中,你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这些地标,并利用它们来判断自己的方向。


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很重要。每次迷路时,不妨把它当成“大脑导航系统”的一次特训课。静下心来观察四周,激活记忆,让记忆中的地标重新连线,而你此刻每一次的方向调整,都会让大脑绘制更精确的认知地图。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别人自带卫星定位,而你却总是迷路呢?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 天天要闻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一、形态特征龙葵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直立生长,呈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渐光滑。叶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长2.5-10厘米,宽1.5-5.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 天天要闻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69期】国 内 航 天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近日,叶培建院士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附城小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讲堂。这场温暖的相遇,源于叶培建院士心底的双重牵挂。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叶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顾问的每一次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无数个日夜的...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