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走进2万条蝮蛇的栖息家园

2025年06月15日23:22:14 科学 1673

新华社大连6月15日电 题:蛇岛探秘:走进2万条蝮蛇的栖息家园

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夏日,乘船从大连市旅顺口区出发,不到半小时,一座笼罩在云雾中的神秘海岛映入眼帘。小岛不大,面积仅0.73平方公里,距离陆地约10公里,岛上栖息着近2万条剧毒蝮蛇,因而被称为蛇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蝮蛇与在陆地生活的蝮蛇产生了极大差异,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蛇岛蝮。

蛇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地壳变迁,小岛从陆地上分离开来,由于缺少淡水和食物,岛上的动物大量灭绝。地处褶皱带上的蛇岛有大量岩石缝,这些天然洞穴为蝮蛇提供了栖息家园,蝮蛇最终活了下来。

蛇岛探秘:走进2万条蝮蛇的栖息家园 - 天天要闻

蝮蛇在大连蛇岛栖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王小平摄)

登上蛇岛,有一条木栈道蜿蜒而上,栈道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静静趴在树枝上的蝮蛇随处可见,灰色的外表与树枝几乎融为一体。“这是在守株待‘鸟’。”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说,当小鸟落在枝头歇脚时,蝮蛇便伺机而动,一口咬住小鸟,并将其吞入腹中。

小鸟是蝮蛇的主要食物来源。蛇岛与其附近的老铁山共同组成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这里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候鸟飞越渤海海峡的最近通道,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

每逢候鸟迁徙季,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觅食休息。“只有这个时候,蝮蛇才能‘开饭’,一条蛇一年吃一两只鸟就能维持生存。蛇岛蝮不仅要冬眠,还要夏眠,为的是节省体力,活到下一次候鸟迁徙季。”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中心负责人袁鸿儒说。

专家表示,蝮蛇的眼睛和鼻孔间有一个洞,这个洞叫颊窝,它就像红外线探测仪,能够在0.1秒内分辨出0.001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还能判断发热物体的远近和大小。蛇的视力、听力都不好,就是靠这个特殊器官来捕食。

蛇岛探秘:走进2万条蝮蛇的栖息家园 - 天天要闻
蝮蛇在大连蛇岛捕食小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王小平摄)

蝮蛇的主要食物是小型鸟类,而大型猛禽则是蝮蛇的天敌。每年秋天,当灰脸鵟鹰、蛇雕、普通鵟等猛禽成群结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飞来,在这里停留歇脚时,便会捕食蝮蛇作为食物。蛇岛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生态链。

蛇岛蝮的平静生活从人类踏上岛屿后就被打破。资料记载,1937年,日本人捕蛇7000余条运往外地,将其制成蛇酒出售;1958年6月,蛇岛发生火灾,火势扑灭后发现死伤蝮蛇2000余条;20世纪60至70年代,因无人管理,周边村民登岛滥捕滥猎的现象十分严重。

1980年,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82年,保护区对蛇岛蝮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000余条。保护蛇岛蝮迫在眉睫。保护区对蛇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封闭式保护管理,工作人员轮流住在岛上,担当起“守蛇人”角色,开展蝮蛇保护和科研工作。

蛇岛探秘:走进2万条蝮蛇的栖息家园 - 天天要闻
这是大连蛇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王小平摄)

今年5月中下旬,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科研人员来到岛上,进行本年度蛇岛蝮生命表调查。“我们在选定样方内捕捉蝮蛇,用注射器将生物芯片注入蛇尾进行标记。同时,我们还要测量蛇的长度、重量等生命体征,并拍照记录其生存状态和栖息环境。”王小平说。

持续追踪研究可以确定蛇岛蝮的生命周期以及生长发育、繁殖、越冬等情况。今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条超过30岁的蝮蛇,这条蝮蛇打破了蛇岛蝮的最高年龄纪录,科研人员对蛇岛蝮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新的认识。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田华说,蛇岛蝮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种群数量从保护区成立之初的9000余条上升到近2万条,反映出蛇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未来,如何让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蛇岛蝮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还要靠一代接一代“守蛇人”的共同努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