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美国对华科技战为何事与愿违?

2025年01月04日15:52:03 科学 1221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也是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然而,新年伊始,美国政府限制国内个人和公司投资中国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新规正式生效。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出于政治利益蓄意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但它最终会发现事与愿违。


量子科技居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科技强国,在量子科技的三大领域中各具优势。近年来,中国的量子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触动了某些美国政客的敏感神经。2024年10月28日,美国政府以美在华投资可能“威胁国家安全”为名,发布了主要针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的投资禁令,并于今年1月2日生效。


国际锐评|美国对华科技战为何事与愿违? - 天天要闻


在华投资怎么就威胁“美国安全”了?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跟《国际锐评》交流说,当前美国对华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美方假借“国家安全”之名实施新规,目的就是加强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制约,以打压中国的竞争优势。这反映出美国政客对中国科技发展之快蔓延的焦虑。


正是在这种零和思维的左右下,中美科技合作这几年经历了较大波折。从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封锁制裁,到采取技术管控、交流阻断、人才封锁等手段,美国不断人为设置障碍,实施所谓科技“冷战”及“脱钩”。


美方这么做达到目的了吗?事实证明是徒劳的。截至2023年底,中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已成功实现100个量子比特纠缠态制备,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里程碑的国家。再比如,在芯片领域,美国政府的打压反而促使中国芯片设计、芯片设备、晶圆产能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飞速进步。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日发文指出,“尽管美国拼命阻挠中国的进步,但中国正朝着技术自立自强的方向迈进”。


国际锐评|美国对华科技战为何事与愿违? - 天天要闻


那么,美方限制投资的新规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24年7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量子市场投资主要来自本土企业,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这意味着,美方新规对中国的影响有限。相比之下,美方自身倒会严重受损。报告还显示,除中国本土投资外,美国是中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半导体等领域的主要投资国之一。过去几十年里,苹果微软、通用、IBM特斯拉英特尔高通等美企纷纷投资中国。受美国限制投资的新规影响,预计相关企业在华利润和商业空间将被压缩。另外,随着大批中国优秀留学生和华裔科技人才受到打压,美国国内智力资源流失严重,不利于自身科技进步。正如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指出,美方高估了自身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的能力,也低估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从两国关系来看,美方这么做也不符合中美科技合作一贯的协定精神。就在去年12月13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北京完成续签。作为中美建交后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过去几十年,这一协定见证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双赢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利好。比如两国在控制亚洲甲虫传播领域的合作,避免了美国可能高达1380亿美元的损失;两国科学家共同发现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帮助了全球数百万新生儿;2009年建立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推出了多项提高建筑能效的创新技术……


大量科研成果印证:中美加强科技合作,双方乃至全球都受益。正因此,美国不少科研机构和人士一再发声,称中美科技合作于美国有利,批评美国政客为牟取私利干扰破坏两国正常合作。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学界表示,不与一个新兴的科学超级大国合作是有风险的,“将失去了解和观察中国科技发展的渠道与机会,以及优质的科研合作平台、功底扎实的留学生团队等”。


中美科技创新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彼此的机遇。当前,中美在人工智能、外太空治理等高科技领域都是领头羊,双方加强合作不仅能推动各自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拉动全球经济、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这也是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当承担的特殊责任。


再过半个月,美国将迎来新一届政府。希望美方理性看待中美科技合作,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让中美科技合作的成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正如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卡马尔·巴希尔近日撰文指出,中美携手进步符合两国人民福祉与全球共同利益,谋求合作的道路或许曲折,但必将通往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国际锐评评论员)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 天天要闻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新冠病毒又来了?我们要做什么准备?近期,随着气温变化和人群流动增加,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袭美国。自2023年10月以来,多国报告了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亚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 天天要闻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 天天要闻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5月15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罕见的巨型太阳活动——一片跨度超96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带从太阳北半球喷发,形成壮观的“鸟翼”状结构。这场爆发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对地球产生轻微冲击,或引发地磁扰动及极光现象。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记录,此次喷发的等离子体带长度达96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
PEEK行业交流0515 - 天天要闻

PEEK行业交流0515

Q&AQ:当前 PEEK 材料的价格是否也是阻碍其在机器人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之一?未来从成本角度来看,是否会有一些变化?各企业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携青蛙胚胎入境美国,她的案子引发关注 - 天天要闻

携青蛙胚胎入境美国,她的案子引发关注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一名俄罗斯籍的女研究员,在今年2月入境美国时遭美国执法部门扣押。当时她被扣押的原因众说纷纭,如今随着更多案情披露,该案一些情节让人觉得更奇怪了。 根据美联社....
她为女性打开了航空世界的大门,却在一场环球飞行中神秘失踪 - 天天要闻

她为女性打开了航空世界的大门,却在一场环球飞行中神秘失踪

地球是一个奇迹历史|美国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飞机。埃尔哈特是一位美国女飞行员,成为首位飞越大西洋的女性,创造了历史。| 国家地理图片集1937年6月,当阿米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坐进洛克希德·伊莱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飞机的驾驶舱时,她..
甘肃一地现大量飞鸟在天空盘旋,有网友担心为地震前兆,地震局:鸟类聚集并非特别异常 - 天天要闻

甘肃一地现大量飞鸟在天空盘旋,有网友担心为地震前兆,地震局:鸟类聚集并非特别异常

近日,甘肃白银靖安县有网友反映,小区上空有大量鸟类盘旋,这些鸟还会反光,该网友担心是地震预兆。5月15日,靖安县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们关注到了这个情况,最近晚上都有鸟在飞,不过目前没有接到异常的反馈。工作人员称,鸟类聚集并非特别的异常,将持续监测,同时向上级反馈,让他们去核实,问下动物...
新实验打破常识:鸡蛋这样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闻

新实验打破常识:鸡蛋这样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象一下你要完成一个挑战:把鸡蛋从一定高度松手让它落到台面上,却不能让它碎掉。你可能会自然地选择让鸡蛋尖的一端朝下,因为我们总觉得那是它最结实的方向。但这个“常识”,真的对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系学生通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研究显示,当鸡蛋被侧向释放时,它...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 天天要闻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新华社海口5月15日电 经反复核实论证,海南省林业局15日确认,时隔百余年,海南再次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这也是首个由我国人员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