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2024年12月12日09:24:13 科学 1267

因为月球自转与其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但绕月探测提供的高清图像告诉我们,月球背面与正面存在显著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为月球的“二分性”。最直观的区别就是月球背面暗色区块少,即火山活动少。这是否就意味着月球背面的火山活动时限较短呢?

基于我国返回的人类首批月球背面样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揭示了月球背面早在42亿年前就存在火山活动,并至少到28亿年前仍有,为我们进一步揭开了月背火山活动之谜。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 天天要闻

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位置

01 稀少的月背火山活动

月球表面呈现出明显的黑白分区,其中白色区域被称为“高地”,是月球最早形成的月壳物质;黑色区域被称为“月海”,是玄武质熔岩流冷却后形成的广阔平原。约93%的月海玄武岩集中分布在正面,背面仅占7%。

正面的月海火山活动可追溯至40亿年前,并至少延续至20亿年前。嫦娥五号样品中的火山玻璃珠揭示了月球正面甚至在1.2亿年前还存在小规模火山活动。

遥感研究发现,虽然正面和背面的火山喷发量差异巨大,但它们的年龄分布可能大致相似

然而,由于缺乏来自月球背面月海区域的样品,人类对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时间跨度及其源区特征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

02 嫦娥六号样品揭示

两期月背火山活动

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了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的月壤样品。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的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该区域月壳极薄,分布有大量的月海玄武岩物质,这为开展月背火山活动研究提供了绝佳机遇。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 天天要闻

地质地球所获批的两份嫦娥六号月壤样品

遥感工作显示嫦娥六号采样点周围可能分布有多期次、多类型的玄武岩,因此,样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和形成年龄,需要将每一颗岩屑当作独立样品对待,并通过大量测试来检验是否存在多期火山作用产物。

研究团队基于离子探针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从5克嫦娥六号月壤中分选出来的108颗玄武岩岩屑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研究发现,其中的107颗岩屑极可能来源于同一个期次的玄武岩喷发。这些岩屑代表了嫦娥六号采样点本地的火山作用产物其喷发时代为2807±3百万年前

研究团队还发现一颗独特的高铝玄武岩岩屑,精确限定其喷发时代为4203±4百万年前。这颗古老的岩屑在分析样品量中占比极低,是附近其他玄武岩单元溅射至嫦娥六号采样点的外来物质

两者结合来看,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喷发量虽然少,但持续时间至少有14亿年,这与月球正面火山活动时间相当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样品代表性玄武岩岩屑的显微岩相学特征

03 岩浆源区特征

月海玄武岩是由月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上升喷发至月表形成,因此是探索月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热演化的重要窗口。

克里普物质(KREEP,代表钾[K]、稀土元素[REE]、磷[P]元素的英文缩写),是月球形成早期岩浆洋结晶到最后的残留物,富集放射性生热元素,可以为月幔熔融提供放射性热源。因此,克里普物质在月幔源区中的含量对于理解玄武质岩浆的产生机制非常重要。

克里普物质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它在岩浆源区中的贡献程度可以被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记录下来,因此科学家可以利用玄武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来追溯月幔源区中克里普物质的含量。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返回月壤样品中记录的两期玄武质火山活动及其月幔源区性质示意图

对此次玄武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发现,28亿年前玄武岩的月幔源区非常亏损克里普物质,而42亿年前的月幔源区则富集克里普物质。这表明月背在经历了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大撞击事件之后,在42亿年前仍存在较富集克里普物质的月幔源区;而演化到28亿年前已经非常亏损克里普物质的月幔源区仍可以产出岩浆活动。

这暗示月背较小规模的岩浆活动与亏损克里普物质并不直接相关。具有非常薄月壳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较多的玄武岩火山活动,而月背其他地方玄武质火山活动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月壳较厚。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颖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线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具有 99% 准确率的 AI 模型,科学家成功锁定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伯尔尼大学与瑞士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联合研究团队于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识别可能...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 天天要闻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林亭 近日,第5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圆满收官。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参展的发明《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在众多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国际发明展金奖,同时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颁发的杰出创新金奖。作为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这场全球瞩目的发明盛会汇聚了...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 天天要闻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近日,湖南邵阳新宁县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5月5日,新宁县林业局、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野生鸟类监测,在长湖河边的一处油菜田中,发现黄胸鹀种群,种群中有黄胸鹀雄鸟和雌鸟,它们在田间自由地飞翔、觅食,与近处油菜花田,远处绿水青山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7日,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但内蒙古西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7日,区域南部部分地区有浮尘天气。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 天天要闻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豆科植物既能“热情招待”根瘤菌来获取氮肥,也能坚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么让它能如此“有礼有节”地对待不同微生物?这个谜团的关键部分被上海科学家解开。昨天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这种轻巧灵活的设备无需传统的金属电极、导线和粘合凝胶,而是直接贴在头皮上,使长期监测更加轻松舒适。脑电图扫描是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