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器立“心”,为智能赋“理”

2024年11月21日07:53:03 科学 1067

为机器立“心”,为智能赋“理”

中国军网记者 张晓君 危乔巧 杨滨华

走出家门,自动驾驶汽车缓缓驶来迎接;多只机器狗行走在乌镇的大街小巷,为互联网大会保驾护航;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人形机器人展区,一款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耦合、移动计算等技术的外骨骼机器人,协助体验者非常轻松地拎起50斤重的水袋……从昔日的科幻,到如今的现实,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浪潮汹涌澎湃。

为机器立“心”,为智能赋“理” - 天天要闻

一辆无人驾驶小巴士行驶在乌镇街头接送乘客。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给世界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的风险与挑战。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避免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恶用,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而不是成为刺向人类文明的尖刀?世界各国的人们期待着答案。

在11月20日下午举行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要倡导发展人工智能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以保障社会安全、尊重人类权益为前提,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以人为本、向善而行。

为机器立“心”,为智能赋“理” - 天天要闻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一共识,集中体现了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主题:“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人类历史上开发、运用的各种工具、机器一样,都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能力提升甚至跃迁了,运用这种能力造成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向善”还是“作恶”就不能全凭一念之间。唯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构建普惠繁荣、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借助人类文明的“工具箱”,应对人工智能这个“科技变量”,才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找到正确的道路,有效回应各方对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切。

在中华文明史上,有这么一段话令人震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见人所未见。各国有识之士齐聚乌镇,要做的就是为机器立“心”,立一颗有温度、有感情,向上向善的火热之“心”。这颗“心”,是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人类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数字文明新未来。

世界各国还要为智能赋“理”,赋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互联网,让“同球共济”成为可能。从2014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连续举办,各方智慧共识不断凝聚,数字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和《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等一系列重要成果,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为机器立“心”,为智能赋“理” - 天天要闻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内,人形机器人的迎客舞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科技革命总是百舸争流,但世界各国从来命运与共。流淌千年而绵延不绝的乌镇之水,向世界诉说着我们这个民族“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携手世界,如同乌镇的桥,跨越时空的距离,携山河湖海之利,一起走向更加美好向上的未来!

来源:解放军报微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