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2024年07月01日16:13:08 科学 168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妲己”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的风评并不是太好,在后来的许多文艺作品中,也一直被当成是一个妖媚惑主、祸国殃民的典型。

用来形容人的话,也是一个妥妥的贬义词,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以严谨和专业著称的科研界也会出现这样的词汇。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钱璐璐,这位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科学家、博士、教授,被人称之为了是科研界的“妲己”。

她的成就被大家认为是因为其在12年时间里无缝衔接了四位丈夫而取得的,是德不配位的。

那么,她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身份的四级跳的呢?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努力和运气于一身

大学刚刚毕业之后的钱璐璐,就已经展现出了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一面。

不仅选择了和自己经历了一场校园恋爱的学长结婚,并且还以一个已婚妇女的身份去报名了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没有考虑家庭的因素,想要继续去深造,丰富自己的学识。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对于她的这一想法,钱璐璐的丈夫也是选择了无条件支持,没有给她施加什么生育的压力。

反而还去承担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让妻子可以心无杂念的考研。

在这样给力“后勤力量”的帮助之下,钱璐璐不负众望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

这番成就的背后,除了钱璐璐的努力之外,其实也和她的运气脱不开关系。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几年前,钱璐璐还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高中时期的她,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妥妥的“小镇做题家”。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可即便如此,她在高考中的成就还是有些不尽人意,考到南京铁道医学院这样一所二本院校中,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毕业之后可能就会去找一个普普通通的白领工作,未来一眼都能望的到头。

可谁知,在钱璐璐大二那年,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因为国家在院校方面政策的调整,钱璐璐所在的学校突然被并入到了东南大学去了。

这样的一所双一流院校对于钱璐璐来说,等于是给她身上镀上了一层金。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才结识了眼界和学识都比自己高出许多的丈夫。

只可惜,这位给了钱璐璐很大帮助的丈夫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她漫漫婚姻道路上的一个过客而已。

她接下来的举动也正应了那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无缝衔接的婚姻

在考上研究生之后,钱璐璐的眼界瞬间就被打开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身边所接触到的人都是一些的高知人才。

和这些人接触久了之后,钱璐璐也开始愈发觉得自己和那个只有本科学历的丈夫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了,感情也随之变得十分寡淡。

这个时候,一位第三者的出现则更是加重了两人感情破裂的速度。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那是一位上交大的师兄,在这位师兄的身上,钱璐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选题上、实验上、论文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帮助。

两人之间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学术交流中暗生情愫,最后做出了和第一任丈夫一刀两断的决定,嫁给了这位师兄。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当时的钱璐璐,有着硕士的学历,有着同样是高学历的丈夫,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可这些并没有让她感到满足,她又有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

对于她的这一决定,现任丈夫同样也是选择了无条件进行支持,按照自己的经验给钱璐璐分析选取了一个最适合她的读博方向——DNA计算机技术。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她联系到了一个十分有名的院士做导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和她自己的努力之下,她成为了上交大的一名博士生。

可没想到,随着她身份地位的提升,第二任丈夫很快也遭到了钱璐璐的抛弃。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2023年7月20日发布的关于《钱璐璐四段婚姻背后的学术与绯闻 》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读博期间,钱璐璐认识了一个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大佬,其在钱璐璐研究的课题上帮助了她很多。

经常为他指点迷津,两人一起在研究的课题上大放异彩,灵感迸发,有了很大的学术成就。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璐璐再次发动自己的个人魅力拿下了这位学长,她在学术界的知名程度也越来越高。

钱璐璐是幸运的,之后的她又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结识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温弗里。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作为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他自然也是成为了钱璐璐的目标,恰好,当时的埃里克·温弗里也的确对钱璐璐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场交流会结束之后又邀请了钱璐璐去加州理工大学做学术访问。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不仅见到了“DNA计算机之父”南加州学院的莱恩·阿德尔曼,还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出国留学的种子。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博士毕业之后的她,果不其然的来到了加州留学,和埃里克·温弗里接触的多了之后,又和他走到了一起,和国内的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之后的她,还使用一项成本低廉的“DNA折纸”技术,用DNA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一幅蒙娜丽莎,这一幅“画”后来也是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17年12月14日发布的关于《Nature封面: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毕业的钱璐璐博士课题组教DNA自己画出了蒙娜丽莎!》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丈夫的“扶持”之下很快就成为了助理教授,在2019年又成为了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那一年的钱璐璐,仅仅只有39岁!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中华网2023年6月2日发布的关于《学术妲己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学术妲己?》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不同的声音袭来

对于钱璐璐的经历,有人说她就是那个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插手他人婚姻的“野心家”邓文迪的翻版。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3年2月20日发布的关于《“野心家”邓文迪草根出身,世界名校毕业,传媒大亨默多克前妻》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都是靠着和优秀的行业大佬结婚而获得成功,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她的经历就是对“精致利己主义”一个最好的诠释。

但也有人在对钱璐璐的成就表示赞赏,要知道,她在学术上达成的成就可不是仅仅靠“男人”就能做到的。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她自身也是有着一定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与其说她是靠着丈夫上位,不如说她是一个会灵活整合身边资源的人,一个不甘于现状,敢于追梦的人。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思考在未来使用怎样的方法去避免出现“学术妲己”的问题,让做学术,做研究变得简单起来,不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和勾心斗角。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 天天要闻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美国这会儿估计正对着空气拍大腿。20多年前7000万美元就卖掉的稀土工厂,现在想花7亿都买不回来。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话语权攥在咱们手里,它想造点像样的东西,还得看咱们脸色。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稀土这玩意儿,听着像土里的稀罕物,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 天天要闻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全球著名媒体CNN消息,一对国外夫妇饱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无精症,精液中无法检测到精子,而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病症之一。在传统检查中,即使...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