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让有害食物更健康

2023年09月11日17:46:17 科学 1869

事实上,美味的食物往往对健康有害。然而,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科学家们证明,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减少最喜欢的食谱中的脂肪、盐和糖。吃东西的味道不会受到影响,但好处会更大。

科学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让有害食物更健康 - 天天要闻

在实验中,一个更健康的巧克力蛋糕食谱得分比原来的高

众所周知,甜,脂肪和咸的食物对人的作用就像毒品一样。大脑中同样的快乐区域被激活,人们暂时忘记了对健康的危害。然而,我们摄入的糖、脂肪和盐越多,对它们的吸引力就越强,更难摆脱有害产品。有了这种营养,心脏病是世界上死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一种方法可以走出封闭的循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让你最喜欢的食物更健康。秘密在于草药和香料。它们可以减少有害脂肪,糖和盐的使用,同时保持菜肴的味道。

实验选择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十种食物。名单包括肉饼、鸡肉馅饼、奶酪通心粉、巧克力蛋糕(布朗尼);奶油鸡肉,辣椒肉,苹果派,肉酱通心粉,玉米卷和比萨饼。

科学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让有害食物更健康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与烹饪专家一起开发了三种食谱变体。第一种是经典的,通常含有脂肪、糖和盐。第二,更健康,减少了有害成分的数量。根据同样的原则,第三版的食谱被制作出来,但补充了草药和香料,如大蒜粉、芥末籽、辣椒、孜然迷迭香百里香肉桂和香草提取物。

例如,最初的奶油鸡肉配方包括107克黄油、22克盐和931克全脂牛奶。第二种方法使用71克植物油,488克脱脂牛奶,同样数量的无糖炼乳和9克盐。第三个食谱中加入了洋葱和大蒜粉、芥末籽、黑胡椒、欧芹和莳萝青菜。

科学家们进行了盲目的品尝。志愿者们依次评估三种烹饪方法的味道。每道菜都有85到107人品尝过。最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食物。

品尝结果表明,在10道菜中,有7道菜更健康的草药和香料选择与传统菜肴一样受试者喜欢。苹果派、肉酱通心粉、玉米饼、辣椒肉和肉卷的调味料版本得到了与原来食谱大致相同的分数。

此外,第三种配方是奶酪和布朗尼鸡肉,减少糖和盐,并添加香草提取物,实验参与者的得分远远高于传统配方。

然而,在比萨饼、奶酪通心粉和鸡肉馅饼的情况下,经典的、对健康更有害的菜肴版本仍然获胜。

虽然这些发现值得怀疑,但研究人员的工作发表在权威的科学期刊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科学家们相信,他们的经验将有助于开发健康的饮食选择,这将使人们不亚于传统菜肴的乐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