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大家说出几个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女科学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她就是颜宁。
作为施一公院士的得意门生,颜宁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十分耀眼,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从颜宁的履历来看,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既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是清华大学的老师,既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老师。
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并不容易,但颜宁却用她的坚持与努力成功跨越了这个鸿沟,实现了自我的蜕变。
从上大学至今,颜宁已经在世界3大顶级期刊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论文,而这些论文的背后是一个有一个突破性的学术成果,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之前的颜宁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她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是她所工作的地点却让部分同胞心里不是很舒服。
2017年,颜宁决定离开清华大学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时候,大家心里就感觉有些失望。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国外高校任教,仿佛就是在为国外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所以,大家内心是真心希望她能回国发展的。
不过人各有志,每个人的人生路都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而每个决定背后肯定有相应的理由。对于颜宁而言,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可能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加纯粹的科研环境。
从离开清华前往普林斯顿至今,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就当大家以为她会一直在国外任教的时候,一个消息却直接从颜宁嘴里亲口说了出来。
她要在不久的将来回国发展,目前已经向普林斯度大学提出了辞职申请。
这条消息如同冬夜里的惊雷,经传出就引起了高度关注。因为这个决定是多少同胞期盼已久的结果,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大家都为此感到兴奋和激动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候回国发展?
相信很多人内心都有这样的疑问,至于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颜宁自己能够说出来。
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颜宁作了一个10多分钟的演讲,也正是这次演讲,让大家知道她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回国发展的真实原因。
在10多分钟的演讲中,颜宁聊到了她的人生历程,而她用了3个词语来总结概括:吸纳、证明和输出。
吸纳阶段的她在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证明阶段的她用一篇又一篇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输出阶段的她是她正在经历,同时也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任务,那就是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扶持更多的人。
用颜宁自己的话说,她想要搭建一个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发掘、挑战生物医学难题,做出原创突破,回馈社会。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愿景呢?
就当她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深圳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成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创始院长。这是深圳对她的信任,同时也是赋予她的责任。
面对深圳的邀请,颜宁没有丝毫犹豫,而是欣然接受。随后她便主动向普林斯顿大学提交了辞职申请。要知道在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是讲席教授,地位很高,各方面待遇也很不错。
但是她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回国,在我看来,她的心中还是有着家国情怀的,还是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成为创始院长的颜宁,今后将实现身份的转变,从一名科研人员渐渐地向管理人员转型。从以往干好自己的科研学术就行,到今后培养更多的人、指导更多的人转变。
未来,希望颜宁在深圳这座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城市,绽放出“科研之花”,推动医学相关领域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