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2022年10月15日20:19:09 科学 1582

1993年建立的国际空间站可以说是人类最大的航天工程,国际空间站由美国和俄、法、德、意、英、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共11个欧洲国家,外加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三国,共计16个国家共同建设而成。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但是因为美国的世界霸权,国际空间站并没有我国参与;而我们也开始独立自主地建立空间站之路,根据我们的规划2022年左右就能建成天宫一号空间站。

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达到了设计的15年使用寿命,预计2024年坠毁;但是要是这样,可能再过几年整个地球外层只有中国的空间站了……

美国人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在2021年12月31日,白宫给NASA发了一道指令,正式指示其要让国际空间站继续运行到2030年。

但是不论怎样,中国人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未来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想要在空间站展开研究,中国的天宫一号是绕不开的一环。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而根据新闻报道,中国天宫一号所有的操作设备全部都是中文显示,因为网友都说:以后外国宇航员都必须学好中文了。

其实这个已经不是个段子,而是现实,这个现实甚至比网友预测的要来得更快!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句话出自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许多中国人不见得熟悉这句古语。但是最近一位意大利籍的宇航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却用中文发布了这段中国古文,配图是她的一组太空摄影作品。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根据配图,有网友推测是她在“路过”中国上空时,从太空拍摄的中国渤海湾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照片。

意大利宇航员的这段话体现了她极高的中文素养,能读懂中国古文并且能非常顺畅地引用,借以抒发自己的感受,这已经快达到母语水平了。

10月13日,意大利航天员的这段话甚至惊动了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点赞了这位意大利航天员,并表示探索与和平利用外空也会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其实早在2017年,克里斯托弗雷蒂就已经展示过她的中文水平。

当时她和另一名欧空局宇航员来到山东烟台的中国航天员海上训练基地,他们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王亚平叶光富等人,进行了为期17天的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活动。

在训练期间,她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了央视的采访:“这是第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员和欧洲航天员在中国一起训练,我们的团队合作很顺利,很好。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1977年4月26日,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出生于意大利米兰。

4岁时,她在电视上看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第一次知道“太空”。

17岁时,她看了一部叫《星际迷航》的科幻作品。看到片中的女性舰长,她恍然大悟:她想去太空,像她们一样,去探索未知的宇宙。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2001年,24岁的她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专攻航空航天推进和轻质结构。同年,她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意大利空军学院,当了四年班长。

2004年,她获得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政治科学学士学位,2005年又获得该校的航空科学硕士学位。

之后她前往美国的谢泼德空军基地参加训练,直到2006年回到意大利,成为一名飞行员,开的是轰炸机。她起码驾驶过六种军用飞机,飞行时间超过 500 小时。

2009年,她被欧洲航天局从8500名候选人中选出,成为意大利首位女宇航员。因为返程时间调整,她还意外地创下了纪录:她在太空停留了200天,成为当时女性宇航员连续停留太空时间最长的人。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当然,在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当宇航员的时候,被排除在外的中国人还在默默地自主研发自己的空间站。

不过,很快事情就发生变化了。

从2011年天宫一号上天开始,中国人的空间站进入快速轨道。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技术已经成熟。

2015年,欧洲人决定出手,于是中欧就载人航天领域合作签署协议,其中就有航天员训练合作活动。从此,许多欧洲航天员都开始疯狂学中文,克里斯托福雷蒂就是其中之一。

外国宇航员真说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网友想象的高得多 - 天天要闻

因为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他们想去空间站,可能只有天宫一个选择了。而天宫空间站完全由我国独立建设,无论是显示界面还是空间站的标识系统均采用了汉字,不懂中文,根本没有机会上天。

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熟练运用中国古代名作《兰亭集序》中的名言成了今年的新闻。

但是估计在不远的未来,绝大部分的外国宇航员都会熟练地用中文来发言、交流,到时候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
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时还是困? - 天天要闻

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时还是困?

经典观点认为:每晚睡足8小时,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否则就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容易烦躁。然而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时,依然活力满满。这群人被称为“自然短睡者”,科学家发现,他们的秘密就藏在基
红外相机里有什么?荒漠猫、兔狲……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闻

红外相机里有什么?荒漠猫、兔狲……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湿地位于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尕海保护站在附近的巡护点上,布设了近80台红外相机,用来监测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每年的5月和10月,保护站工作人员都要回收查看红外相机中的视频画面,为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近日,总台记者跟随保护站里...
什么叫细胞不对称分裂,在生物学上有重要应用。 - 天天要闻

什么叫细胞不对称分裂,在生物学上有重要应用。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细胞分裂是否对称主要取决于我们讨论的是哪种类型的细胞分裂以及具体的生物背景。细胞分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此外,某些情况下也会提到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不对称分裂。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中,一个母细胞会复制其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