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2022年10月09日11:53:03 科学 1221

离太阳最近的一次探测,如何利用金星,打破哪些记录?

美国航天局太阳航天器在第9次太阳探测飞行中呼啸而过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艺术家对帕克太阳探测器在研究太阳时的描绘。(图像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美国航天局的掠日航天器正在进行它对我们的附近恒星(即太阳)的第九次大胆俯冲,以继续探索太阳运作的秘密。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最新一次探测飞行中离太阳最近,当时航天器距离太阳表面约650万英里(1,040万公里)。当时,该探测器正以大约330,000英里/小时(53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它正致力于了解太阳大气变得如此炎热的机理——比太阳表面高出数千度——以及太阳风的起源(太阳风是一种不断涌入太阳系的带电粒子流)。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随着航天器飞得离太阳越来越近,我们便更容易破解这些谜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帕克太阳探测器项目科学家努尔·E·劳瓦菲(Nour E.Raouafi)在美国航天局(NASA)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进入帕克任务的关键阶段,在这次经历中我们专注于很多事情。”。

劳瓦菲补充道:“我们预计航天器将穿过构成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持续流动的加速区。太阳活动也在加快,这使得我们研究更大规模的太阳风结构(如日冕物质抛射)以及与之相关的高能粒子很有希望。”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在探测飞行中,该航天器符合其现有记录——这也是人类的总体记录——即最接近太阳的记录和航天器中移动最快的物体的记录。然而,帕克太阳探测器不久将继续一连串地打破这两项记录。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该任务的航天器将第五次飞过金星,利用金星的引力调整其在太空中的轨道,并安静地靠近太阳。在今年的调动后、在当前计划的任务于2025年结束之前,该航天器预计还要飞过金星两次。到那时,航天器将距离太阳表面仅380万英里(610万公里)。

尽管帕克太阳探测器背后的研究团队对今天的观测结果已有预期,但科学家们仍有可能意外发现另一个关于太阳的惊喜。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你永远不知道在离太阳这么近的地方探索还会发现什么,” 劳瓦菲说,“这总是令人兴奋的。”

相关知识

派克太阳探测器又译帕克太阳探测器,简称派克号或帕克号,旧称太阳探测器或太阳探测器+,是NASA于2018年发射的无人航天器,其任务是反复的探测和观察太阳的外日冕。它将在2025年最接近太阳,与太阳中心距离仅有9.86太阳半径,届时的速度高达690,000 km/h,或是光速的0.064%。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这个项目在2009财政年度宣布,该项目的费用为15亿美元。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和制造的这艘航天器[13]于2018年8月12日发射[2]。它以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物理学家尤金·派克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对太阳物理学的贡献;这是NASA首次以在世人物的名字作为任务的正式名称[14]。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它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3倍;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帕克任务关键阶段,太阳风的起源,高能电子的谜团? - 天天要闻

太阳的恒星光谱分类为G型主序星(G2V)。虽然它以肉眼来看是白色的,但因为在可见光的频谱中以黄绿色的部分最为强烈,从地球表面观看时,大气层的散射使天空成为蓝色,所以它呈现黄色,因而非正式地归类为“黄矮星”[17][18]。 光谱分类标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温度大约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阳像其他大多数的恒星一样,是一颗主序星,它的能量来自于氢巨变成氦的核聚变反应,其核心每秒钟能聚变6.2亿吨的氢。

BY: Meghan Bartels

FY: Tessa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海边遇到水母别碰有毒!医生:被蜇伤要用海水冲洗 - 天天要闻

海边遇到水母别碰有毒!医生:被蜇伤要用海水冲洗

随着夏季来临,水上活动增多。近期,有游客在广东珠海横石基沙滩、木头冲沙滩等地发现了一些像塑料袋一样的物体,很多人还会用手触摸。其实这些“不速之客”是水母。医生也提醒:水母有毒,千万别碰!据统计,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这些水母的触须上
贵州大学助力中国真菌研究在“一带一路”上开花结果 - 天天要闻

贵州大学助力中国真菌研究在“一带一路”上开花结果

走进贵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来自印度、泰国和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端坐于操作台前,在无菌气流环境下小心翼翼地分离纯化菌种,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省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为菌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靠山吃山”的饮食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菌资源,...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 天天要闻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都说“运动能够抗衰老”,但也有些人发现自己坚持跑步一段时间后,反而看上去面部皱纹好像变多了,更“显老”了。这也让很多人疑惑:运动究竟是延缓衰老的“良方”,还是过度消耗体力、加速衰老的“催化剂”?最近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真相。01运动是抗
星、空、地一体化协同 直击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 - 天天要闻

星、空、地一体化协同 直击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

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目前正在进行,今天进入调查的第三天。前两天,由于大风、冰雪等不利天气影响,探测任务主要进行的是地面作业,那么今天的情况如何? 航空物探直升机正在进行冰川调查气象条件好转航空物探直升机已起飞作业在西藏仁龙巴冰川调查点,经过昨天一天的风雪,今天已经云开雾散,天气晴朗,适合航...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济南来分一杯羹 - 天天要闻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济南来分一杯羹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松典DC226K相机:大学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术逻辑 - 天天要闻

松典DC226K相机:大学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术逻辑

在过去一周的五一小长假里,国人再掀出游热潮,轻量化出行与高质量旅拍需求成为焦点。松典DC226K双摄相机凭借其“前后双芯、超清画质、智能操控”三位一体的硬核配置,直击年轻用户痛点。从商业级影像创作到一键滤镜直出,从便携设计到长续航能力,这款相机如何成为年轻人旅拍新宠?答案藏在技术细节中。硬核配置:前后双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