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09 月 28 日
作者:陈旭
贵州学习平台
在贵州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高高挺立的楠木总是能吸引人的眼球。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最为顶级的木材之一。古人称楠木为“木中黄金”,楠、樟、梓、檀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排在首位。楠木“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古人多用楠木制作棺木或牌匾,皇家宫殿及重要建筑的“栋梁之材”,也必用楠木。
楠木林
楠木的种子离开母树,会依靠风的力量或者鸟兽的搬运,散布于草丛之间。楠木萌生之初,生长得非常缓慢。在杂草面前,这个日后的“栋梁之材”饱受欺压,而虫害的侵袭,或者鸟兽造成的损伤,都可能会要了它的命。楠木的幼苗抢不到阳光、雨露,它艰难地活着,但它知道隐忍,知道以时间换空间的道理。
楠木幼苗的生命足够坚韧,懂得韬光养晦。它利用杂草荣枯消长的时间差,透过杂草缝隙,拼命长高。它不急于张开它的树冠,因为过早张开伞状的树冠,将影响自身的高度。它在雨水丰沛时拼命扩张自己的脉管,干旱时则收缩以保存水分。于是,楠木的年轮有了不同的形状。古人说:“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楠木把自己成长的苦与乐,忠实地写在年轮里。
当楠木长得足够高时,它的王霸之气便显露了出来。一株株并肩站立的楠木成林后,张开自己的树冠,便如一把把遮天蔽日的大伞。当树冠完全闭合后,便夺去了林下杂草的阳光和雨露,昔日欺压它们的杂草逐渐被消灭。
物以类聚,当楠木长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一道风景时,能与它们比肩伴生的物种,只有高大的栲树、青冈栎、细叶青冈等。它们站在贵州的高山之巅,餐风饮露,与山川休戚与共,大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
楠木对生长环境很挑剔。它的生长环境要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要在14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气温要在0℃至38℃之间。
贵州思南四野屯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棵楠木古树,胸围8.92米、树冠16米、树高45米、树龄1300多岁,被称为“楠木王”。而在这株“楠木王”的周围,还有野生楠木超过15万株,主要集中在青岗坡、杨家坳两个乡镇,思南因此成为“楠木之乡”。
来源:《物种100·贵州智慧》
责任编辑:宋晰
转发:孙燕
审核: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