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2022年09月11日23:07:07 科学 1425
【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

海报制作:冯娟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一次与众不同的木星合月天象将于9月11日上演,之所以说与众不同,是因为即将迎来冲日的木星与接近满月的月亮,两者的亮度都几乎达到极值,异常明亮。这一晚,争相辉映的木星与月亮将成为晴朗夜空中难以忽视的景象。

广东省天文爱好者周志伟2020年7月20日在珠海市拍摄的木星及其两颗卫星。(本人供图)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行星,它还拥有众多卫星,是肉眼最容易观测到的天体之一。在小型天文望远镜的视野中,木星的条纹、大红斑以及四颗伽利略卫星,是深得天文爱好者厚爱的目标。

天球上,行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两者角距离达到最近,这一天象叫“行星合月”。当月亮与行星的角距离接近到一定程度,还会发生“月掩行星”的现象。

【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

2015年12月31日晚在大连市拍摄的木星合月天象。新华社发(刘德斌 摄)

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天文学会会员刘东宇介绍,木星合月并不罕见,只要月亮每“追”上木星一次,就会上演一次木星合月。这一天象每个月都会发生至少一次,但每次的观测条件不尽相同。本次木星合月的亮点在于:11日晚木星和月亮都非常明亮;两者之间的角距离很近;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秋高气爽之际,天气晴好几率较大,入夜后也适合公众进行户外赏月活动。

【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

2014年5月4日晚在山西太原拍摄的木星合月天象。新华社记者詹彦 摄

11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圆月就会升起,整夜可见。对于北半球观察者来说,木星在圆月的左上方不到3度的地方,也就是5-6个满月视直径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月逐渐开始接近木星。11日23时左右木星与圆月的距离达到最近,也就是“合”的时刻,此时,地平高度较高,容易观测。感兴趣的公众可在11日20时左右面向东南方天空观看,木星与圆月相依相伴,星月争辉,竞放光芒,煞是好看。

【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木星与木卫二。(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

刘东宇表示,综合考虑天象发生时间和天体亮度因素,在今年的14次木星合月当中,这一次我国公众除了用肉眼观看外,有兴趣的公众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或是小型天文望远镜观看,不仅可以拍到圆月与木星“同框”的画面,还可以拍到木星表面色彩斑斓的条纹和平行于其赤道的大红斑以及4颗伽利略卫星。

资料:新华社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关注】就在今晚,别错过! - 天天要闻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别看它小,这条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颈槽毒蛇! - 天天要闻

别看它小,这条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颈槽毒蛇!

你相信吗?不到30公分的一条小蛇却比大多数蛇还可怕!5月10日,沿江派出所抓获了一条小蛇,通过观察确认是含有毒性的——虎斑颈槽毒蛇。当天下午6点,沿江派出所接到张先生报警,其在自家菜园子劳作时,看到一条黑黄相间、头呈扁平三角形状的蛇在菜地里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3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5次飞行。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深圳学生自制飞行器,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天天要闻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深圳学生自制飞行器,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来自深圳!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徐阳发布视频,介绍他自制飞行器PROWESS并创下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研制经过。PROWESS这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微型无人机,重量仅有247克,速度却能达到每小时340公里。网友评论说,这款学生自制飞行器拥有“高铁速度”。徐阳20...
长青保护区再次发现野生象鼻兰种群 - 天天要闻

长青保护区再次发现野生象鼻兰种群

5月10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综合考察途中,再次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象鼻兰。这是继2022年在长青保护区首次发现象鼻兰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标志着区内存在稳定的野生象鼻兰种群。
动物异常、天气异象是地震前兆?灾害防御专家答疑 - 天天要闻

动物异常、天气异象是地震前兆?灾害防御专家答疑

光明网讯(记者 曾震宇) 有传言称,每当地震发生前,都会发生动物异常行为或天空呈现奇怪造型云朵等“预兆”,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科普专家邹文卫表示,动物异常和气象变...
时间、地点、震级都能精准“预言”?一招辨别地震谣言! - 天天要闻

时间、地点、震级都能精准“预言”?一招辨别地震谣言!

光明网讯(记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科普专家邹文卫表示,凡是说“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某级地震”,这肯定是地震谣言,不可信。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确信这是地震谣言。中国灾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