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2022年07月05日15:28:35 科学 1225

去年四月,一张照片在印度的社交网络上疯传。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在印度北部一个小镇的东北部,30年来,人们第一次在城里看到了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山。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过去,它被厚厚的空气污染物所阻挡。直到2020年,在印度风城仅停留了12天,这座山才渐渐显露出来。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奇迹。在人类活动大减的2020年,不仅是印度,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洛杉矶的空气质量达到了 40 年来最好的水平,我们上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含量减少了一半。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在非洲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海水的贫瘠已经从贫瘠跃升到极好。不仅如此,这些动物还开始繁衍生息,这是几十年来所未见的。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曾经挤满了晒日光浴的游泳者的佛罗里达海滩现在又回来了,雌性海龟生平第一次产卵。全球海龟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但到了 2020 年,海龟的筑巢成功率却是从 40% 提高到了 61%。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每增加一个巢穴,就意味着可以出生近百只幼体。破壳后,它们本能地爬向浩瀚的海洋,然后被海浪吞没,让人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意义,抛开舒适,克服恐惧,即使软弱也要面对海浪,然后你可以得到大海,你可以拥有自由。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如你去过日本奈良,你一定见过这群梅花鹿。梅花鹿在奈良生活了 1300 年。虽然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大部分都被人类房屋占据,但一向惧怕生命的动物却聚集在奈良的寺庙里,就像每年有1300万游客前来求食一样。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如果你从当地小贩那里购买米糠饼干,这些敏感的动物会在人群中瞄准你,包围你,啃咬你的臀部、大腿和腰部,要求你快点把米糠饼干拿出来。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然而,封锁之后,这里就没有更多的游客了,一夜之间,他们的外卖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担心梅花鹿会饿死,但就在这时,一些年长的梅花鹿带着一行人离开了寺庙,踏上了前往繁华街区的道路。走了两公里后,他们停在了一个普通的小荒地上。在这里吃草。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这里曾经是老梅花鹿的觅食地,令人惊叹。老家伙还记得,没有米糠饼干,梅花鹿又恢复了原来的饮食,绿草、树叶、药草,让它们更健康,避免误食塑料垃圾而死。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许多动物似乎感谢人类的喂养和照顾,但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我们它们会过得更好。人类喜欢同志,喜欢控制和改造。人类总想让自己的声音在天上响起,而大地的静谧却告诉我们,四时无言而行,万物无言而生。

地球改变的岁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