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2022年07月05日12:40:24 科学 1322

一头雌狮被数10只鬣狗围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还差点被掏肛,最后只能爬树保命。

狮子的战斗力已经这么弱了吗?一起来看看吧。

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 天天要闻

非洲鬣狗是臭名远扬的食肉性动物,它们团队作战,以多欺少;它们招数下流,猥琐掏肛。

除此之外,它们还特别重口,基本上什么都吃,连猎物的皮毛、牙齿都不放过。

这天,一群鬣狗闻着腐肉的恶臭味,找到了一具河马的尸体,正在享用时,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原来是平头哥蜜獾。

当非洲二哥遇到无所畏惧的平头哥,大战一触即发。

别看蜜獾体型娇小,但打起架来十分凶狠,连狮子也要让它三分。

此时,面对3只鬣狗的包围,蜜獾临机应变,突然翘起后腿,从肛门腺喷出了一种奇臭无比的液体。

后面的鬣狗连忙退开两步,差点被臭晕过去。

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 天天要闻

蜜獾寡不敌众,趁机逃跑,可鬣狗在后面穷追不舍,就在这时,蜜獾再次放出大招。

它灵活地钻到鬣狗下方,一口咬住鬣狗的生殖器,鬣狗吓得连忙蹲坐在地,昔日的肛肠科主任,终于也体会了什么叫害怕。

接下来,蜜獾趁其不备,突破重围,鬣狗尾随其后,却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看着蜜獾逃回洞穴。

失败的鬣狗回到大部队,继续吃剩余的河马腐肉,没过几天,河马肉就被瓜分完了,鬣狗群不得不寻找新的食物。

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 天天要闻

这一次,它们盯上了狮子的美餐。

两头雌狮正在享用新鲜的水牛肉,这可比腐肉香多了,一旁的鬣狗们垂涎欲滴、蓄势待发。

狮子和鬣狗都是非洲顶级掠食者,也是彼此的死敌,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现在,一决高下的时刻到了。

狮子率先发出突袭,鬣狗吓得四散逃开,可两头雌狮也被迫分开,而这也是鬣狗的阴谋。

鬣狗们将一头落单的雌狮团团围住,雌狮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趴在地上,把自己防御起来。

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 天天要闻

鬣狗在雌狮身边来回走动,几番试探后,一只鬣狗率先咬住狮子的后臀。

雌狮连忙转身,这也导致它的后半身暴露在其他鬣狗眼前,狡诈的鬣狗趁机撕咬它的屁股,雌狮一阵吃痛,发出凄惨的叫声。

这下,雌狮是真的愤怒了,它亮出白森森的尖牙,冲向为首的鬣狗!

可鬣狗是团队型作战,配合那叫一个默契,一只鬣狗吸引火力,其余的则不断往雌狮屁股后面钻。

雌狮四面楚歌,只能来回闪躲,避免被掏肛。

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雌狮落荒而逃,鬣狗在后面不甘心地狂追,就在这时,狮子以最快的速度爬到树上。

雌狮被数十只鬣狗围殴,差点被掏肛只能爬树保命,画面太搞笑了 - 天天要闻

非洲一哥竟然被非洲二哥追杀到树上,传出去就名声不保了,但现在还是保命更重要。

这下,狡猾的鬣狗彻底没了办法,只能在树下望狮兴叹了。

过了一阵,鬣狗终于走了,雌狮刚准备下树,没想到发现了花豹藏在树上的猎物,这可真是意外收获。

虽然猎物只剩个头部,但也足够它充饥了,雌狮叼着捡来的食物,悠然地跳下树。

这场战斗虽然丢了颜面,不过结果好像还不错哈。

看完狮子和鬣狗的战斗,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还敢这么嚣张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