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2022年07月04日09:31:12 科学 1240

编辑:杨祥宇 校对:张璐

微(纳)塑料,是指粒径范围从几十纳米到几毫米的塑料颗粒、薄膜、碎片、球团以及纺织纤维,其分散于环境介质中,肉眼往往难以分辨。2004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的文章“Lost at SeaWhere Is All the Plastic?”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指出,要对环境微(纳)塑料进行特别关注。在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纳)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是模拟自然湿地净水过程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兼具景观美化功能。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主要由微生物完成。湿地系统被认为是拦截微(纳)塑料进入水体的理想屏障——微(纳)塑料随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可被拦截在其中,减轻下游水生态系统的污染。但长期累积的微(纳)塑料会对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微(纳)塑料的持续影响下,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功能又是否会发生变化?

日前,西湖大学工学院鞠峰课题组与重庆大学环境学院陈一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利用人工湿地小试装置模拟湿地净水系统,聚焦湿地微生物组及系统的脱氮过程,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网络分析等分子生态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了

在湿地系统内,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微(纳)塑料在累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微生物氮代谢功能的响应。
此项研究成果于5月19日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第一作者为西湖大学访问学生、重庆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杨祥宇和西湖大学张璐博士,通讯作者为西湖大学工学院鞠峰教授和重庆大学环境学院陈一教授。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湿地系统是拦截微纳塑料进入水体的理想屏障

人工湿地作为污水处理系统或河岸缓冲区,被认为是防止污染物进入开放水域的一道重要屏障。大量真实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微(纳)塑料,通过污水排放和雨水冲刷不断汇集到污水系统和地表径流,最后会流经湿地系统得到拦截和净化后进入下游水体。重庆大学陈一教授团队通过前期研究证实,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微塑料(96.7%-99.6%,DOI: 10.1016/j.watres.2022.118430)及纳米粒径颗粒(83.8%-86.6%,DOI: 10.1016/j.jhazmat.2019.121376)拦截能力。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1 人工湿地实验装置实物与示意图

鞠峰科研团队联合陈一教授团队在校际合作框架搭建之际,共同开展了对人工湿地系统微(纳)塑料累积过程中,氮转化、微生物群落动态演替和构建模式的响应机制探究工作,以期提升人工湿地在水体微(纳)塑料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潜力。

微纳塑料累积对湿地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

脱氮是人工湿地重要的净水过程,主要由硝化和反硝化等功能微生物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团队发现,短期毫/微米粒径塑料颗粒累积可促进湿地系统硝化过程,但长期累积会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随塑料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强;纳米粒径塑料累积则始终对湿地系统硝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反硝化过程,毫/微米级塑料颗粒积累表现出促进作用,但纳米塑料会抑制反硝化过程,造成(亚)硝酸盐累积,不过有趣的是这种负面影响会在湿地系统适应后逐步消失。针对上述观察到的湿地脱氮效能变化,研究团队进一步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进行探究。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2 人工湿地脱氮效能变化

微纳塑料累积对湿地微生物组的影响

通过对300天实验期间湿地系统微生物的采样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微(纳)塑料的积累而发生明显变化。总体上,微(纳)塑料在湿地系统中长期积累可导致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塑料粒径和浓度均会影响对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干扰程度,其中粒径因素的影响大于浓度因素。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3 湿地系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基于对微生物群落的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在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塑料处理条件下,微生物共生模式(特别是物种分离)并非随机改变,而是受塑料颗粒粒径和浓度共同调控。微(纳)塑料使湿地系统微生物共现网络模式表现出“小世界”属性;同时脱氮功能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共现程度增加,即可能互作更为密切,表明湿地系统中脱氮功能微生物在微(纳)塑料的干扰下,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适应其生态位变化。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4 湿地系统脱氮功能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共现网络

通过分析湿地系统中细菌群落的动态演替规律,研究团队发现纳米塑料对大部分硝化细菌(如NitrospiraNitrosomonas)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多数反硝化细菌并无明显影响;毫米和微米塑料处理组中的大部分硝化细菌(如NitrospiraNitrosomonas)和反硝化细菌(如DechloromonasThaueraZoogloea)丰度在塑料累积后期呈现上升趋势。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5 湿地系统微生物动态演替情况

最后,研究团队基于微生物群落16S核糖体RNA基因组成对氮代谢过程进行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反硝化酶基因(EC 1.7.2.1, EC1.7.2.5, EC1.7.2.4)在微米粒径塑料处理中得到显著富集,这再次表明较大粒径的塑料对反硝化过程可能有促进作用。此外,固氮过程和亚硝酸盐异化还原为氨过程的关键酶基因在纳米塑料长期累积影响下丰度均被削减。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图6 微生物氮代谢功能预测

该研究实验历时300天,通过长时间尺度研究对模拟污水处理的工程系统进行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响应的全面剖析。研究结果提供了塑料颗粒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能改变的重要证据,深入揭示了其背后的微生物群落响应机制,为管理和优化微(纳)塑料影响下的人工湿地和其他水处理工程系统提供了重要思路。

课题组简介与招聘信息

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环境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其方法学基础与理论拓展应用是国际学术前沿和热点,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如何全面高效定量识别微生物群落?2)群落如何构建并决定功能? 3)功能如何精准设计与靶向调控?西湖大学环境微生物组与生物技术实验室(Environmental Microbiome and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EMBLab)研究兴趣包括:1)环境生物技术与合成微生物组学;2)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与功能原理;3)抗生素耐药组形成机制与风险阻控;4)新污染物(塑料与药物)的降解转化机制及健康效应。

实验室目前招聘博士后 3 名:塑料降解、污废水资源化、微生物组、病毒组、耐药组任一方向。科研助理岗位:微藻水处理、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新污染物、环境DNA方向,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系。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鞠峰教授

WR | 西湖大学鞠峰组揭示微塑料污染对人工湿地菌群与脱氮功能的影响 - 天天要闻

鞠峰,西湖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微生物组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Front Microbiol、Eng Life Sci 等SCI期刊编委,以及Crit Rev Environ Sci Technol、J Environ Sci、Environ Sci Ecotechnol、The Innovation、iMeta等期刊青年编委。曾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理事会(NSERC)国际评审专家。2015年获香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8年在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EAWAG) 从事微生物生态与抗生素耐药方向博士后研究,2018年至今在西湖大学担任特聘研究员。曾获中国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编委年度贡献奖”(2021)、中国生态学会“水云天微生物生态青年科技创新奖-特等奖”(2018)、香港科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6)、香港大学“杰出研究生奖”(2015)。近三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4 项;目前参编中英文专著4本,在ISME J、Adv Sci、Microbiome 、Environ Sci & Technol、Water Res 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 3800余次。

iMeta简介 高引文章 高颜值绘图imageGP 网络分析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闻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吴平华 杨锦 )智汇长江首城,共享成长价值,10日,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数据局、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江首城宜创汇”协同创新大赛人工智能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 天天要闻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时间:2023年5月10日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